于细处着眼勾勒东方美学韵味一丝一缕的巧思织就光泽璀璨的华贵闪耀

汉襟是中国服饰体系配饰的一种,也是汉服的制作技艺之一。襟的本义指衣服领口相交的部分,又指衣服的胸前部分,衣服的前襟通常分为左右两部分,当闭合时,一侧的襟覆盖在另一侧之上,形成了“左襟”和“右襟”。“襟”始于黄帝,备于尧舜,定型于周朝,完备体系于汉朝,绵延于今。
汉襟制作技艺主要体现为服饰制作形式,包括工具、面料选用,裁剪方式、外观形式设计等。汉襟制作是一个较为繁复的过程,整个制作流程大致为创意、量尺、选用面料、设计、裁剪、缝合、整烫等;其制作技艺可细分为汉裁、平面裁剪、现代立体裁剪、压襟编法、归拔定型法、偷襟剪裁、各种缝制方法等,每个细节都体现了传统的制衣理念和匠人精神。
汉襟制作技艺以苗俊亚的太外祖宁洗勇为创始人,传承方式以家传为主,已历经四代传承,现由第四代传承人苗俊亚负责主要传承工作。
2023年11月,列为管城回族区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2024年12月,列为第八批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苗俊亚,汉襟制作技艺第四代传承人,任银基商业总经理,河南省、郑州市服装协会副会长等职务。自中学时期开始学习汉襟制作技艺,逐步掌握了汉襟的设计、制作技法。她将家传汉襟技艺进行有效改进,与现代时尚结合,设计制作的汉襟衣服质地精良、款式简洁简约、日用专用两相宜。汉襟作品曾多次与服装商家合作进行秀展与销售,大大拓宽了汉襟的受众群体。她在管城区银基广场设立展研馆,对汉襟技艺进行展示、陈列、互动、传习,组织、学生及社会群体进行参观学习、交流探讨,传承和发展汉襟文化,使这一技艺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