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舒芙蕾蛋糕突然火了 背后藏着这些不为人知的事
前阵子总看见朋友发舒芙蕾照片,那东西看着像云朵一样,吃一口就化了。其实这股风潮是从2023年开始的,当时北京有家叫“空之境”的甜品店,说是做了种三秒就化的日式蛋糕,视频一传上网,大家就开始比谁拍的蛋糕倾斜角度最大,单天热搜都上了三次。我上周路过商场看见还有人举着蛋糕录像,说是要破“倾斜不倒”纪录。

以前没听说哪种蛋糕能火这么快的。查了下资料才知道,原来这种甜品最早是法国人做的,但后来日本改成了现烤现吃的形式,口感完全变了。现在全中国大概有三千多家店在卖舒芙蕾,连奶茶店都开始推加了这个的珍珠茶了。不过奇怪的是,这么多店其实挺多人做不好的,有位做评委的大叔说成功率可能不到六成。

为什么难做呢?听说和材料有关。蛋糕里空气泡要特别均匀,不然就会塌。有个科研团队用了什么双蛋白技术,说能解决这个问题,但具体怎么操作可能还在保密。现在网上卖自制套装的倒是多,买回来得按严格步骤来,温度差一度都不行。

有意思的是物流问题。我之前以为舒芙蕾只能现做现吃,结果发现上海有家公司专门造了冷链车,能保证三公里内两小时送到。他们给每家店配了保温箱,温度控制到零下5度,这样即使外卖也不会塌掉。不过要是去偏远的地方可能还是不太行,有次看到新闻说某县城的订单因为雪太大全报废了。

最近还有人搞跨界。比如肯德基出了个限定套餐,炸鸡配舒芙蕾,说是结合两种口感。评论区有人吐槽味道怪,但销售数据还不错。更夸张的是苏州有家店铺直接把舒芙蕾变成艺术品,在里面加了荧光粉,关灯后蛋糕会发光。

价格方面差别挺大,便宜的四五十,贵的要一百七八。但很多年轻人还是愿意买,可能是因为拍照好看。我同学上周过生日特意去试了三家,说最后一家的黄桃口味特别甜,吃完牙疼了一天,但朋友圈点赞却比其他帖子多三倍。

听说新加坡那边在研究耐储存的配方,据说能放三天。不过美食博主说那样口感肯定不如现做的,就像吃冷掉的包子一样。倒是有个搞笑视频,有人把隔夜的舒芙蕾当面包切片烤了,结果变回普通蛋糕的样子,评论里有人说居然好吃。

现在连老式点心店也掺和进来。南京有家开了二十年的老字号,原本只卖糕团,现在推出古法舒芙蕾,用铜锅手工打蛋,一出炉立马被抢光。老板娘说这是他们爷爷辈传下来的方子,没想到现在又翻红了。

最近连AI都能设计新口味了,有科技公司用算法算出六十多种组合,像黑蒜配燕窝这种听着怪但实际可能不错。不过大多数顾客还是喜欢传统口味,巧克力和芒果占了销售额七成。

说到未来,好像没什么人讨论这事会持续多久。有些店主担心热潮过了之后怎么办,但也有分析说这种快消品本来就是周期性的。现在便利店也开始卖速冻半成品,微波炉叮两分钟就能吃上简易版的,虽然没有现烤的好,但方便面不也是这么火起来的吗。

街上随便走走都会遇到舒芙蕾店,感觉这波热度还会再持续一阵子。反正现在想吃随时能买到,价格也算合理,大家开心就好,至于以后还能不能火,随它去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