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坦岛之战,环球航行先驱麦哲伦的最后归宿

麦克坦岛之战,环球航行先驱麦哲伦的最后归宿"/

麦克坦岛之战,又称为麦哲伦之死,是16世纪西班牙探险家费尔南多·麦哲伦在环球航行过程中遭遇的一场悲剧性战役。这场战役发生在1521年,地点位于菲律宾的麦克坦岛。
麦哲伦率领的西班牙探险队当时正在菲律宾进行探险,试图在东南亚建立西班牙的殖民地。然而,他们与当地居民发生了冲突。在麦克坦岛,麦哲伦的队伍遭遇了宿务岛居民的强烈抵抗。
在战斗中,麦哲伦被菲律宾土著首领拉普拉普的士兵用长矛刺伤,最终不幸身亡。这场战役标志着麦哲伦的环球航行之旅的终结。
麦克坦岛之战对麦哲伦的历史地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尽管麦哲伦没有完成他的环球航行,但他被誉为“环球航行第一人”,他的名字和事迹被载入世界航海史册。
如今,麦克坦岛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麦哲伦的纪念碑,缅怀这位伟大的探险家。在岛上,游客还可以了解到麦哲伦的生平事迹和他在菲律宾的探险历程。麦哲伦的魂归之处,成为了菲律宾乃至世界航海史上的一个重要地标。

相关内容:


在公元1521年4月28日,麦哲伦带领军队登上如今处于菲律宾中部的麦克坦岛,企图凭借武力让当地土著屈服。但他不但未能达成自己的宏大志向,反倒在这场看似轻而易举的战斗中丢掉性命。最终未能自始至终地完成由他发起的史上首次环球航行。

麦哲伦的理念与灵感,源于比他早一代的哥伦布。

远在1480年,麦哲伦于葡萄牙波尔图的一个骑士家庭呱呱坠地。尽管家族已然衰败,不过好歹还具备低级贵族的身份,在教育和就业方面能享有些许便利。于是,他10岁时被送进里斯本宫廷,成了王后的侍从。直至1496年,他才总算得到前往东方闯荡的难得机遇。

麦哲伦于印度服役时,也参与了起到关键作用的第乌之战。

在接下来的十年间,麦哲伦以普通贵族军官的身份,投身于葡萄牙东方帝国的创建事业。其中最具挑战性的经历,当属1509年爆发的第乌之战。他所在的葡萄牙舰队,成功战胜了由奥斯曼土耳其、威尼斯共和国、埃及马穆鲁克王朝以及几个印度本土势力联合组成的军队。然而,麦哲伦显然不甘心一直这样默默无闻地为他人效力,渴望凭借自身经验取得更大成就。

曼努埃尔一世在港口为远征船队送别

在公元1515年,麦哲伦向国王曼努埃尔公开提出请求,期望王室能够出资为他组建一支专门用于冒险的船队。他打算深入南洋的核心区域,以此增强葡萄牙在香料群岛的掌控力。然而,与当时常见的做法不一样,麦哲伦希望率领船队朝西航行,从而实现前所未有的环球航行。这一行动不仅是为了超越像哥伦布这样的邻国竞争对手,还会对那些依赖好望角航线的国内贵族造成影响。所以,国王驳回了这个看似多余的设想,还让他提前回家安享退休生活。

查理五世同时兼任着西班牙国王和神圣罗马皇帝之位。

两年过后,陷入绝境的麦哲伦转而投靠邻国。鉴于他曾在非洲、阿拉伯半岛、波斯和印度服役的经历,很快就受到西班牙王室的重视。此时已登上神圣罗马皇位的查理五世,决定为他的计划提供资金支持,目的是打破葡萄牙在东方地区的贸易垄断局面。麦哲伦这才得以实现梦想,于1519年率领船队驶离塞维利亚港。

麦哲伦所率领舰队的旗舰为特立尼达号

1521年3月16日,麦哲伦及其船队顺利横跨太平洋,到达了处于菲律宾中部的萨马岛。在此之前,这支由265名成员、5艘船构成的远征队伍,已因补给艰难、疾病肆虐以及内部纷争而遭受重大损失。尽管勉强留下了3艘船,可人员的伤亡却难以挽回。要是没有及时路过马里亚纳群岛并发现菲律宾,或许最后会因败血症这类顽固病症而全部覆灭。好在当地的土著君主比较友善,最终带领他们穿过错综复杂的群岛间航线,到达了他们在亚洲的第二处停靠点——宿务。

麦哲伦船队航行路线的前半部分

也许麦哲伦自己都未曾料到,当地的两位主要统治者拉贾,对他的不速之客身份十分热忱。他们不仅答应与西班牙帝国结盟,还带领手下的附庸一同改信了天主教。实际上,这样的抉择并非毫无缘由。从名字便能看出,他们是典型的印度教文化追随者。然而,西边的婆罗洲和南方的香料群岛,都已被穆斯林势力掌控。就连开发程度不高的北方大岛吕宋,也有文莱穆斯林设立的马尼拉前哨站。所以,他们有足够的理由倒向麦哲伦,借助基督徒的力量来保护自己。

麦克坦岛坐落于菲律宾宿务周边

诚然,并非所有土著首领都乐意听从那两位拉贾的提议。像在周边麦克坦岛生活的万物有灵论部落,就呈现出不配合的抵制态势。已然升任为土著保护者的西班牙人,理所应当要为自己的新伙伴解决难题,这便引发了西班牙船员对麦克坦岛进攻的失利。也许是自认为能轻松取胜,又或许是想在盟友面前彰显实力,麦哲伦回绝了拉贾共同出兵的提议,进而为自己的最终命运埋下了隐患。

麦哲伦在船上对日常工作进行指挥

4月28日拂晓时分,西班牙人最后一回给麦克坦岛的居民传达口信,要求他们停止抵抗举动。土著头领拉普拉普不但没有应允的意向,反倒提议双方等天亮之后再正式开战,这样就能召集更多人来助力。麦哲伦仍然对这些即将交锋的对手不够看重,便很有涵养地应承下来。直至当天上午,他才亲自带领49名下属登上岸,还借助少量菲律宾盟友来充当向导。

西班牙人在蹚水前进时受到了土著的攻击

不过,这场进攻从开端便状况百出。鉴于发现岸边礁石林立,西班牙人的大型船只根本无法靠近岸边。只能借助小型皮划艇作为中转工具,最终还得踏入齐腰深的水里徒步前行。岛上的土著已然集结起一千五百人的队伍,在察觉到登陆者后马上发起冲锋。但面对西班牙人的火枪和弩箭,这样简单的攻击很快就失去了作用。他们仅有的优势是熟悉当地地形,能够迅速找到可靠的藏身之处。跟随麦哲伦登陆的部下,大多是手持长矛、佩剑和盾牌的重装步兵。所以,承担掩护任务的主要是留在后方舰船上的射手,他们很难在晃动的水面上击中远距离目标。经过半小时的持续射击,也未能为友军减轻多少压力。

麦哲伦带领手下与土著激烈战斗

在同一时间,已然登陆的西班牙人正与人数远超己方的土著展开战斗。他们大多身着胸板甲、头戴钢盔,因而并未被大量射来的竹箭、投出的长矛、飞来的石块以及木板所重创。不过,对手能够凭借数量上的优势,持续不断地派遣新的力量前来支援。所以,麦哲伦及其手下都感觉极度疲惫,只能咬牙坚持着缓缓向前推进。为了更有效地打击土著的士气,他还抽空下令烧毁了二十多座房屋。然而,这一举动却招致了更多愤怒土著的猛烈攻击,而且此时他们已经远离了船队枪炮的掩护范围。

在早期西班牙作家的描述中,菲律宾的原住民形象得以呈现

不久后,人数不多的西班牙人由于体力耗尽而陷入劣势。当身旁的部下接连被刺杀或砍倒,麦哲伦也开始遭到众多愤怒土著的一起围攻,深切体会到一个人难以对抗众人的无奈与痛苦。混乱之中,他那没有盔甲防护的手臂被矛头扎穿,同样暴露在外的大腿也被砍伤。他的头盔两次被撞落,最后被认出他身份的对手完全困住。剩下的人拼尽全力逃向海边,最终靠着同伴的援助才得以脱险。

麦哲伦由于寡不敌众而遭击毙

在麦克坦岛遭遇这次惨败后,共有8名西班牙船员丧生,还有4名充当向导的土著盟友也在战斗中遇难。成功击退强大敌人的岛屿部落,仅仅有15人的少量损失。更为关键的是,他们把麦哲伦及其同伴的尸体悄悄掩埋,并且拒绝了所有有偿交换的提议。这让本就损失巨大的船队处境愈发艰难,在后续的航行中变得更加提心吊胆。尤其是在没有麦哲伦指引的情况下,他们完全不清楚会在哪些海域碰到葡萄牙巡逻力量。以至于在南洋群岛和非洲都不敢靠岸补充物资,进而导致更多人在返程途中因败血症死亡。最终,仅剩下1艘小船和18个瘦骨嶙峋的幸存者成功回到塞维利亚。

拉普拉普因组织对麦哲伦的击杀行动,成为了菲律宾的民族英雄。

到了现在,当初组织抵抗行动的拉普拉普已然成为菲律宾的首位民族英雄。即便这个国家的名称,是取自后来的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然而中途离世的麦哲伦无疑依旧被全球铭记与传颂。仅仅“环球航行第一人”这一殊荣,就足以让他名垂青史。至于他在整个航行过程中实施了多少违背后世进步观念的“恶行”,则始终不会有太多人去关注。毕竟历史向来富有戏剧性,根本无法顾及那些多愁善感之人的脆弱心灵。

发布于 2025-07-09 20:43
收藏
1
上一篇:青岛东部神秘小岛,中国第一义岛,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 下一篇:距中国7300公里,神秘海外大岛,中国人永久居住的自由乐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