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心动瞬间,高校“应急玫瑰”备好取用!校园浪漫新风尚走红

如遇心动瞬间,高校“应急玫瑰”备好取用!校园浪漫新风尚走红"/

高校“应急玫瑰”走红,这背后反映的是一种创新和人性化的服务理念。在高校中,学生面临着学业、生活等多方面的压力,有时可能会遇到情感困扰。这种“应急玫瑰”可能是一种心理咨询服务,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平台。
以下是这种做法可能带来的几个积极影响:
1. "心理关怀":通过提供“应急玫瑰”,高校能够及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给予他们情感上的支持和安慰。
2. "危机干预":在学生遇到情感危机时,这种服务可以作为快速干预的手段,帮助学生度过难关。
3. "增强校园凝聚力":这种人性化的服务能够增强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4. "普及心理健康知识":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让学生更加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5. "促进心理健康服务发展":这种服务模式可能为其他高校提供借鉴,推动心理健康服务的发展。
当然,这种服务也需要不断完善和优化,确保其真正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并保护学生的隐私。总体来说,高校“应急玫瑰”走红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表明高校在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做出了努力。

相关内容:

“终于明白,幸福就是周三下午要和你见面!”

“希望你的可爱,可以治愈一切不可爱。”

“世界上美好的东西不多,立秋傍晚从河对岸吹来的风,和十八九岁笑着奔向我的你。”

……

“如遇爱情,应急取用。”近日,在部分高校的校园里,总会看到投放的“应急玫瑰”,并且每支玫瑰都附着印有短句的纸条,鼓励同学们“勇敢去爱”。

不少同学看到后纷纷拍照发到社交平台。一时间,校园里弥漫着浪漫气息。

中南民族大学“应急玫瑰”。学校供图

内蒙古大学“应急玫瑰”。学校供图

湖北民族大学“应急玫瑰”。学校供图

“太浪漫了!”安徽师范大学赭山校区的同学们在知道校园内藏满近百枝玫瑰花的消息后,本来冷清的下午校园,瞬间热闹起来。

找到花的学生,有的把花送给同学,送给喜欢的人,还有的送给老师、宿管阿姨……没找到的人也上前找有花的人“蹭”合照。

湖北恩施学院的学生们在学校教学楼、食堂甚至是校园花草上也发现了“应急玫瑰”,199朵玫瑰和暖心贴语当天全部被取走送给了心爱之人。

河南郑州一高校也由学生购买100多支玫瑰,手写情话字条,散布校园各个角落。参与学生表示希望同学们遇到喜欢的人,能摘下来送给她,让大学生活不留遗憾。

“太有爱了!”很多高校的学生看到学校的“应急玫瑰”后,纷纷留言点赞,不少同学还@自己学校官微来“抄作业”。

黄河科技学院“应急玫瑰”。学校供图

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应急玫瑰”。学校供图

新乡学院“应急玫瑰”。学校供图

“应急玫瑰”较早在法国兴起,含义是“如遇爱情应急取用”。鼓励人们摘下玫瑰,勇敢追爱。

关于高校摆放应急玫瑰,大家的评价不一。

有的认为浪漫唯美,有的认为毫无用处,有的认为无伤大雅,有的认为导向错误。

对此,四川农业大学教师、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箱庭治疗陪伴师杨娟认为,对于这个活动,实在不必过分解读,在校大学生谈恋爱已是不可避免的趋势,甚至大学四年没脱单都得拉横幅“热烈祝贺”一下,可见“应急玫瑰”的出现在大学生恋爱方面并不会起到太大的推动作用。

“而引导大学生科学地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比担心‘应急玫瑰’带来的有限负面影响更为迫切。”

那么,如何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杨娟认为,树立科学恋爱观,要正“三观”,“三观”正是树立科学恋爱观的基石,“三观”合是一段感情的基础,要明是非,知荣辱,守底线。

“树立科学恋爱观,要知进退。”杨娟表示,许多大学生个人意识强,会存在以自我为中心、换位思考不足等问题。

爱情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要尊重对方的习惯,尊重对方的选择,也要尊重自己的情绪,尊重自己的身体,这是树立科学恋爱观的前提,也是维系一段感情的方法。

“所以,学会尊重,懂得进退,该出手时就出手,该认怂时就认怂。”

杨娟还指出,树立科学恋爱观,要懂珍惜。现代社会的爱情常被比喻为“快餐式爱情”,是指对感情不重视、不珍惜,常抱着“玩玩而已”的心态,无视道德的约束和对方的付出。

“珍惜彼此的付出,珍惜彼此的感情,是树立科学恋爱观的抓手,也是保护一段感情的能力。要常怀感恩,常思己过,且行且珍惜。”

“毕竟,应急玫瑰的意义是:需要我!带走我!爱情也如此:珍惜它!握紧它!”

来源:青小小记者 崔宁宁

来源: 青年观察家

发布于 2025-07-09 15:58
收藏
1
上一篇:第一次表白,如何巧妙选花传递心意? 下一篇:“恋爱险”变身“恋爱合约”?专家警示,过度物化爱情,道德风险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