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出游,记得带上这几个“健康锦囊”守护旅途幸福时光
五一假期出游,健康出行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一些建议的“健康锦囊”,帮助您在旅途中保持健康:
1. "合理规划行程":
- 避免行程过于紧凑,给身体足够的休息时间。
- 合理安排休息时间和活动强度,避免过度疲劳。
2. "健康饮食":
- 带上一些健康的小零食,如坚果、水果等。
- 尽量选择新鲜、卫生的食物,避免过多油腻、辛辣和高热量食物。
- 注意饮食均衡,多吃蔬菜和水果。
3. "适量运动":
- 适当进行步行、跑步等有氧运动,增强体质。
- 游览景点时,可以选择步行,既能锻炼身体,又能更好地欣赏风景。
4. "保持水分":
- 出行时,带上足够的水,保持水分充足。
- 避免在烈日下长时间暴露,以防中暑。
5. "防晒措施":
- 出行前涂抹防晒霜,选择合适的防晒指数。
- 穿戴防晒帽、太阳镜等防晒用品。
6. "个人卫生":
- 经常洗手,保持个人卫生。
- 避免接触野生动物,防止疾病传播。
7. "预防疾病":
- 根据目的地情况,提前接种必要的疫苗。
- 带上常用药物,如感冒药
相关内容:
即将到来的“五一”假期,不少人都有外出旅游的打算。然而,每年都有很多人因为假期不健康的生活习惯等原因诱发了各种疾病。专家整理出几个“健康锦囊”,记得速度收藏。
心梗信号早知道及时就诊要记好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心血管病科主任邢俊武介绍,最近早晚温差较大,一些开空调的地方室内外温差更大,假期有些游客的作息和饮食都不太规律,各种吃喝、熬夜、旅途劳累导致身体疲劳,血管负荷加大,高危人群发生意外的风险就会大大增加。心梗发作迅速、剧烈,发现信号时必须引起重视,及时到医院就诊,按医嘱进行规范治疗。如果假期出现下面这5点,一定要第一时间到医院就诊。
1.夜间或休息时,左前胸闷痛或压榨样痛。
2.心绞痛症状突然加重:发作频繁,范围更大,持续时间更长。
3.无明显诱因的胸痛、胸闷、乏力、心慌、气短。
4.运动时以下部位疼痛:如上腹痛、牙痛、下颌痛、左上肢痛、肩膀、后背痛中一个或多个地方疼痛。
5.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晕厥。
如果突遇心脏病发作,要立即让患者休息,迅速拨打急救电话,及时就诊。节假日期间注意合理作息,规律饮食,切忌过度饮酒和暴饮暴食,尽量少熬夜。
五一期间温差大,假期很多人玩得比较累,尤其是脑血管疾病患者更容易引发疾病。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脑病科(神经内科)吴剑钰副主任医师介绍,如怀疑急性脑血管病发作时,推荐“FAST”快速识别法:
F-Face(脸):是否出现一侧面部下坠,口角歪斜?能否做出微笑表情?
A-Arms(胳膊):是否出现肢体软弱无力?两只胳膊是否都能抬起?
S-Speech(言语):是否出现言语不清?
T-Time(时间):如果你察觉到上述任何一种症状的出现,抓紧时间,赶紧拨打急救电话,及时到最近的医院就诊。
饮食注意禁忌以免诱发急性肠胃炎
五一假期,龙虾大量上市,不少爱吃龙虾的朋友准备大饱口福。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脾胃病科(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王光铭提醒,小龙虾属于中嘌呤食物,过量食用易诱发痛风急性发作,尤其避免与啤酒等高嘌呤饮品同食。为了增加口感,很多小龙虾烹饪之后油脂含量较高,可能诱发或者加重胰腺炎、胆囊炎、消化道溃疡患者的症状;消化不良者可能出现腹痛、腹胀、腹泻等不适。健康人群单次建议不超过10—15只,避免与冰镇啤酒、冷饮同食,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虾头富集重金属(如铅、镉),脂肪含量高,建议只食用虾肉。
春季花粉也不少出游携带外用药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皮肤科主任杜长明提醒,春暖花开,过敏体质的人群外出郊游需要更加注意戴好口罩。此外,蚊虫叮咬可引发丘疹性荨麻疹,各种昆虫叮咬,会出现局部的过敏反应,奇痒,常见于脸部和四肢,一旦被蚊虫叮咬不但健康受损,还影响游玩的心情。因此,出游时可以携带好外用药,如风油精、绿药膏、薄荷脑醑等以作防备。常用处理方式无效的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新鲜橘皮鼻下闻按揉穴位防晕车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推拿科主任戴奇斌介绍,容易晕车、晕船的读者除了口服防晕车药外,可以按内关穴(腕关节掌侧,横纹正中上两寸处)、合谷穴(手背部第一二掌骨之间,即虎口处),先轻后重,持续5—10分钟,有助抑制恶心、呕吐之类的晕车症状。还有揉颈后双侧风池穴(后发际颈椎两侧凹陷处)。可在太阳穴(眉梢与眼角之间向后约1寸凹陷处)涂些清凉油或风油精,能清醒头目。行驶途中将鲜姜片或是新鲜橘皮拿在手里,随时放在鼻孔下面闻,对于缓解晕车症状也有帮助。
保证睡眠很重要水土不服要预防
水土不服是旅行中最常见的病症,多数反应为腹泻,儿童、老年人的症状要比青壮年严重。旅行中的人们很容易出现肠道菌群失调、免疫力降低,若此时接触到有害菌、病毒、寄生虫污染的食物或水,就容易发生腹泻。水土不服的人若只是大便次数轻度增加,就保持清淡饮食,不必太担心。但如果经常腹泻,还有腹胀、肠鸣增加以及因肠痉挛而腹绞痛的症状,或者发热且感觉疲乏,就应该提高警惕,最好能寻求医疗帮助。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科杨晓辉主任介绍,旅游者由于旅行疲劳、饮食习惯的改变、精神紧张、气候时差的变化而使身体抗病力降低,容易水土不服,足够睡眠能降低水土不服的发生率。同时要注意饮食卫生,尤其是饮用水卫生,不要喝生水,土特产也不要吃太多。
野外游玩谨防筋骨伤
假期里,不少人喜欢选择登山之类的活动,此类活动可能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尽量选择比较安全的路径进行登山,且一定要做好保护措施。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骨科主任王睿提醒,如果在运动时膝盖受伤,切记不要继续运动和刺激受伤的地方,针对运动损伤的处理,有一个“大米原则(RICE)”,如果伤势不重,可自行参照这个原则处理。
R代表rest(休息),要求运动员停止受伤部位的运动,好好休息可促进较快复原。
I代表ice compress(冰敷),这个环节非常重要,冰敷袋置于受伤部位,受伤后48小时内,每隔2—3小时冰敷20—30分钟,冰敷时皮肤的感觉有四个阶段:冷-疼痛-灼热-麻木,当变成麻木时就可以移开冰敷袋。
C代表constrict(压迫),压迫使受伤区域的肿胀减小,可以用弹性绷带包扎于受伤部位,如足、踝、膝、大腿等部位,来减少内部出血。
E代表elevate(抬高),抬高受伤部位加上冰敷与压迫,减少血液循环至受伤部位,避免肿胀。受伤部位应高于心脏部位,且尽可能在伤后24小时内一直抬高受伤部位。当怀疑有骨折时,应先固定在夹板上后再抬高。
对于本就有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游玩过程中要注意一些弯腰、提重物的动作,尽量不要逞强以免导致旧疾复发。
熬夜疲劳不忌口谨防口腔溃疡
假期作息不规律、饮食不健康、抵抗力下降,再加上瓜果蔬菜等膳食纤维摄取不足等原因,最易导致上火,口腔溃疡频发。另外,从中医角度看,长时间堵车及排队等引发的情绪焦虑、急躁易生心火,心开窍于舌,火性炎上,也会诱发口腔溃疡。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口腔科主任周俊波建议,假期归途中少喝饮料,多喝白开水,养成饭后漱口的好习惯,保持口腔卫生清洁,减少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取,清淡少盐。多吃含维生素及膳食纤维的水果蔬菜。
饮食作息保持好习惯胡吃海喝要不得
几乎每次假期过后,各大医院的肛肠科都会迎来一个就诊的小高峰,其中肛周脓肿的患者很常见。每一个这类患者背后,必定伴随着假期的饮食、作息、生活方面的坏习惯。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肛肠科主任王元钊介绍,肛周脓肿的主要病因是肠道细菌进入肛窦,引起肛腺感染,蔓延至肛周间隙。多见于20~40岁男性,常有的症状是:先感到肛门周围出现了一个小硬块或肿块,继而疼痛加剧、红肿发热、坠胀不适、坐卧不宁、夜不能眠、大便秘结、排尿不畅或里急后重等直肠刺激症状。随之出现精神疲惫乏力、体温升高、食欲减退、寒战高热等症状。肛周脓肿一旦形成,只有手术才能彻底治愈,而且应尽快手术,避免感染蔓延。因此建议大家在假期一定要注意避免劳累,饮食作息要规律。
通讯员 杨璞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