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毅然关闭两大水坝,拒绝向巴方供水,美国提醒,印度河之源不可忘

印度毅然关闭两大水坝,拒绝向巴方供水,美国提醒,印度河之源不可忘"/

关于印度关闭大坝并拒绝向巴基斯坦提供水资源的问题,这涉及到国家间的水资源分配和外交关系。印度河作为南亚地区的重要河流,其流域内的水资源分配一直是印巴两国关系中的一个敏感话题。
根据历史和地理知识,印度河的确切源头位于中国西藏的喜马拉雅山脉,流经中国、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家。因此,美国提醒印度别忘了印度河的发源地在一定程度上是在强调国际河流流域国家之间应遵循的相关国际法和协议。
在国际关系中,水资源问题往往涉及到国家主权、地区安全以及经济利益等多方面因素。解决这类问题通常需要通过外交途径,依据国际法、双边或多边协议以及地区合作机制来进行。
对于这一事件,各方可能会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寻求维护自身利益和地区稳定。同时,国际社会也会关注此类事件对地区和平与稳定的影响,并可能提供斡旋或调解服务。

相关内容:

印度莫迪政府已下令关闭位于印度河支流上的两个重要水坝,并通过官方渠道释放强硬信号:“一滴水也不会给巴基斯坦。”

印度以为自己很硬气,但殊不知这招是伤敌八百自损一千,与此同时,美国提醒印度:“别忘了印度河发源于哪”,这是何意?

其实印巴双方围绕印度河的争端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一直到1960年,双方在世界银行的斡旋下签署了《印度河水条约》,明确划分了六条主要支流的使用权,这才大幅减少了摩擦。

但近年来,莫迪政府多次以水资源为筹码,试图在外交和地缘政治博弈中占据主动,他曾公开表示要“重新审视”《印度河水条约》,甚至扬言让印度河改道,彻底切断巴基斯坦的水源。而此次关闭大坝的举动,无疑是莫迪政府近年来最为激进的一次行动,印度官方宣称,此举是对巴基斯坦“支持恐怖主义”的回应,但明眼人都知道,这完全是欲加之罪。

巴基斯坦早就不止一次地表示,政府和克什米尔恐怖事件没有关系,也接受国际任何组织的调查,只是印度方面一直不配合而已,所以这次突然下令关闭两个大坝,就不是奔着和平解决去的,显然就是想把事情闹大,但殊不知莫迪此举害的不仅是巴基斯坦,也害了自己。

印度河在进入巴基斯坦之前,需流经印度查谟-克什米尔地区近千公里的河道,关闭大坝后,这些地区的河床迅速裸露,多个印度北部邦已经上报河床裸露、灌溉中断、居民取水困难的情况,在哈里亚纳邦和旁遮普邦,有村民为了找寻水源,只能走进河道中寻找尚未蒸干的浅水坑。

哈里亚纳邦一位农民对《印度快报》表示:“我们靠印度河灌溉庄稼,现在河水没了,庄稼怎么办?政府说要惩罚巴基斯坦,可我们才是先遭殃的。如果说这水是为了国家安全不给别人,那我们自己是不是也被抛弃了?”类似的声音已经在印度北部此起彼伏。

这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做法已经让不少印度人都开始怀疑莫迪的立场。除此之外,从技术上来看,印度现有水利设施也难以完全隔绝水源。

印度河上游的几座大坝,如位于杰赫勒姆河上的巴加利哈尔大坝和位于奇纳布河上的萨拉勒大坝,设计初衷主要是发电和灌溉,而非大规模蓄洪,这些水坝的库容有限,无法长时间拦截水流,最多能坚持几周,蓄水过多会威胁大坝安全,最终还是得开闸放水。

而且印度目前在印度河三条西支流上缺乏统一调度系统,且各水坝之间互不相连,无法形成有效合围,即便其中一两座大坝暂时关闭,其它支流仍在持续注水,巴基斯坦仍然能够通过杰赫勒姆河和奇纳布河获得部分水源。

所以莫迪想要用水资源来当武器让巴基斯坦服软,恐怕是要失望了。与此同时,美国也对印度发出了“善意提醒”。

从地理结构看,印度河干流从中国西藏出发,经过印度查谟和克什米尔地区,然后进入巴基斯坦,印度所能控制的,仅为若干支流及其上游设施,无法直接对整个印度河进行完全控制。所以近期有多家智库就印度断水行为发表分析文章,提醒莫迪政府切勿轻举妄动。

印度河流经区域

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一篇评论指出:“印度应该意识到,他们并非印度河的唯一主导者,印度河源头在中国西藏,若试图破坏区域水资源合作,并且以此当做武器,那日后或许将会被自己的行为反噬”。

所以说,对于用水资源当武器一事,莫迪还是再考虑考虑,别到时候后悔莫及!

信息来源:

澎湃新闻:《印度总理莫迪公开放话:要对巴基斯坦断水》

发布于 2025-07-09 01:59
收藏
1
上一篇:印度截断水源引发下游河流急剧干涸危机 下一篇:印度河流域四坝之困,关闭支流两坝,巴基斯坦底气十足不畏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