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7月1日,北京玉泉路两棵银杏树下,新中国第一条地铁破土动工。当时国家把这工程看得特别重,代号叫"401"。干了四年多,1969年10月1日,北京地铁一期通车,从苹果园到北京站,一共23.6公里,17个站点。打这儿起,北京成了全国第一个有地铁的城市。

这六十年过去,北京地铁越建越多。今年好消息不断,17号线工人体育场到十里河段要开通,整条线就全连上了。这条线从南边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一直通到北边的昌平未来科学城,走的是北京东边,全程将近50公里,全在地下。一共设了21个站,其中11个站能换乘别的线路。用的是8节车厢的大车,跑起来一小时能开100公里。等全线通了,从最南头的嘉会湖到最北头的未来科学城,只需要66分钟,南北两头来往可就方便多了。

说到17号线的工人体育场站,这工体可是北京的老地标。1959年就建好了,能坐六七万人,是咱国家第一座大型体育场。2023年翻新改造后,设备更先进了,不光能踢足球,还能办演唱会,平时热闹得很。以前周边就有2号线东四十条站、6号线东大桥站,等17号线开通,来这儿看球、听演唱会的人,下地铁抬脚就能到。
除了17号线,6号线南延段也要通车,8号线大红门站新开放5个出入口。现在北京地铁总里程已经到879公里。跟上海比,北京地铁线路铺得开,各个区域都能照顾到;上海则是市区线路更密,跟周边城镇的连接也不错。

眼下还有10条线路正在建,加起来177.4公里。等这些线路建好,北京地铁网会更密,大伙儿出门坐地铁能少走不少冤枉路。
不过话说回来,北京地铁虽然方便,但郊区交通还有不少短板。通州、顺义、昌平这些郊区,虽然也通了地铁,像通州有6号线、7号线,昌平有昌平线,但不少地方站点太少,线路覆盖不全。有些住在郊区的人,想进城里上班,还得先坐公交到地铁站,折腾得很。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北京接下来打算重点修快线,专门连通郊区和市区。还会填补现有线路的空白,把老线路优化得更顺,让地铁站跟周边商场、小区结合得更紧密。以后郊区会有更多地铁线路开通,住在郊区的人进城能省不少时间。
以后的北京地铁,还会变得更聪明、更环保。无人驾驶会越来越多,高峰人多的时候车厢能拼接,平时人少就分开跑,省电又省事。施工也会用更多机器代替人工,又快又安全。相信再过几年,北京地铁会更好坐,郊区和市区的距离也会"变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