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全国高温健康风险预警发布!速览这份防暑指南,保护夏日健康!
首个全国高温健康风险预警发布,以下是一些防暑指南,帮助您在高温天气中保持健康:
1. "保持充足水分":
- 多喝水,特别是在外出前和外出时。
- 避免饮用含糖量高的饮料,选择白开水或淡盐水。
- 出汗多时,可适量补充含电解质的饮料。
2. "穿着适宜":
- 穿着透气、吸汗的棉质或亚麻衣物。
- 选择浅色衣物,因为浅色衣物能反射阳光,降低体温。
3. "防晒措施":
- 使用防晒霜,选择SPF值至少为30的防晒产品。
- 戴宽边帽或遮阳帽,佩戴太阳镜保护眼睛。
4. "合理安排活动":
- 避免在一天中最热的时段(通常为上午10点到下午4点)进行户外活动。
- 如果必须外出,尽量选择阴凉处活动,并缩短在烈日下的停留时间。
5. "室内降温":
- 使用空调或风扇降低室内温度。
-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使用风扇或开窗通风。
6. "饮食调整":
- 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这些食物富含水分和电解质。
- 避免辛辣、油腻和高热量食物,以免加重身体负担。
7. "休息充足"
相关内容:
近日,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联合中国气象局发布首个全国高温健康风险预警,将气象预警与公共卫生干预有效结合,筑起全民健康防线。
炎炎夏日,酷暑难耐。日前,一名在高温环境下持续作业的年轻工人晕倒在建筑工地,海口市120接到求救电话后紧急调送至广东省中医院海南医院。入院时患者体温高达40℃,伴呼吸急促、烦躁不安、四肢抽搐、大小便失禁,检查发现,患者已出现横纹肌溶解、肝肾功能衰竭、凝血功能障碍等多系统损害,被诊断为热射病。经过医护人员全力抢救,患者最终转危为安康复出院。这一案例再次为公众敲响夏季高温健康的警钟。
什么是热射病?广东省中医院海南医院急救中心主任医师林泽辉介绍,中暑分为轻、中、重度;重症中暑又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热射病属于重度中暑的最严重类型,属于高温引发的致命性急症。当人体核心温度超过40℃,会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如谵妄、抽搐、昏迷),并伴随多器官功能损伤,住院病死率高达30%以上!热射病高危人群:户外工作者、运动员、老年人、儿童、慢性病患者及密闭高温环境作业者。
热射病为何会引发多器官衰竭?高温导致机体出现“瀑布式”病理反应:热损伤直接破坏细胞,全身炎症反应失控,凝血功能紊乱,缺血再灌注损伤,这些机制可短时间内导致脑、肝、肾、心脏、凝血系统等同时衰竭。
热射病的救治关键在于“早发现、快降温、早支持”。立即脱离高温环境,转移至阴凉处。快速物理降温冰袋敷大动脉(颈、腋下、腹股沟)冷水擦拭全身,有条件时使用冰毯。紧急送医:拨打120时明确告知“疑似热射病”。注意:切勿给昏迷患者喂水!避免使用退热药(如布洛芬)。
预防热射病的5道防线
1.避免高温时段外出,11:00-15:00尽量减少户外活动;
2.科学补水,每小时补充200-300ml含电解质饮料;
3.穿戴防护,择透气防晒衣物,佩戴宽檐帽;
4.警惕先兆症状,头晕、乏力、心悸、恶心等中暑前兆需立即休息;
5.特殊人群关怀,独居老人建议每日定时联络,婴幼儿切勿留在密闭车内。
记者:马珂
来源: 海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