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坐落于广东省东南部的位置,是广东三大组成部分之一,揭阳因为有着瑰丽璀璨的玉石产出,所以被称为“亚洲玉都”。
再加上揭阳的土壤与气候都非常适合农作物的种植,因此这里便有了“鱼米之乡”的美誉,此地的农田中,稻谷、蔬菜、谷粒等丰盈葱翠,宛如波浪一般,起伏不已。
在揭阳这样“鱼米之乡”的地方,自然少不了各式各样的特色地方小吃,而揭阳的特色美食也是丰富多样,在众多的地方小吃中,有七种小吃是最受欢迎的,这其中就有第二名是打工者最爱的卤味,那么究竟是哪七种美食,它们又有着怎样独特的制作技艺与风味呢?
普宁油炸豆干。
揭阳的普宁市,每到初秋的时候,空气中就会弥漫着浓郁的豆腥香味,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普宁油炸豆干了,普宁油炸豆干是用选取的最上好、品质最优的黄皮豆磨成浆,用布料将豆浆挤出水分,再用帮熬制浓稠蒸汽蒸制出豆腐块。
然后将豆腐块切成小块,裹上一层薄薄的一层淀粉,再放入油锅中进行油炸,经过油锅油炸后的豆干外表变得油腻腻的,金光灿灿的,而且表面还是一层细腻的酥脆感,油炸后的豆干外皮酥脆,里面却嫩滑细腻,这样的一口口感不同,带来的风味体验自然也是独特的。
普宁油炸豆干还会根据个人口味的不同搭配上不同的调料,比如说本地人会用自家秘制酱油、酱料,还会搭配花生碎、香葱等进行一个调味,这样搭配在一起就形成了普宁地方特色的美食油炸豆干,这道小吃不仅可以直接吃,也可以搭配米饭作为下饭菜。

甚至在露天摊点中吃上一口这样的油炸豆干都难以形容那油腻与脆口交替之间带来的口腔体验,所以这道普宁油炸豆干在揭阳当地是非常受欢迎的一款地方小吃。
隆江猪脚饭。
隆江猪脚饭是揭阳揭东县隆江镇特有的一种美食,在这里生活的人很少有不喜欢吃隆江猪脚饭的,而且隆江猪脚饭也是打工者群体最爱的其中一种美食,这道美食已经有着千年的历史了。
隆江猪脚饭之所以会成为打工者们最爱的就是因为猪脚富含着非常丰富的营养价值,并且会散发着卤香四溢的气味,再加上隆江镇附近有着众多往来与打工的人们,所以在隆江镇上开设餐馆出售隆江猪脚饭成为了一种商机。

整个隆江猪脚饭由于食材的新鲜以及技术的纯熟精炼,不论是在升纯店还是其他小店中经营的隆江猪脚饭味道都差不多,只要你点了隆江猪脚饭那一餐就绝无遗憾,猪脚肉质鲜美,肥而不腻,其中猪蹄更是丝滑爽口。

隆江猪脚饭不仅要靠豉油生意,还会搭配一些素菜,如青菜、萝卜等进行焖制,最后盛到米饭上,再将卤汤浇上去,就是一份完整的隆江猪脚饭了,色泽诱惑令人垂涎欲滴,令人闻着就能够产生食欲。
隆江猪脚饭更是兼具了营养与健康,虽然在看起来很多油,但是这也是归功于熬制出的浓郁汤汁,不会造成过多热量摄入,所以这样的食物也深受健身人士的喜欢。
隆江猪脚饭还可以配合弘扬当地特色文化,来一场美味活动,以此吸引更多游客来到当地,使用三种不同风味的肉用品尝并进行对比,这样既能体验到隆江猪脚鸡的不同风味,又能感受到当地特色文化,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潮汕肠粉。
潮汕地区是以小吃著称,而在潮汕地区流传有“肠粉赐福”的古老传说,而历代都有人将这道经典肠粉做出来,并为其赋予了新的寓意,如白米米肠粉、虾仁肠粉等,在制作这道肠粉的时候,会先将大米浸泡一晚,然后放入榨汁机中榨出米浆或者用石磨磨出大米浆。
这个时候需要加入适量的水进行搅拌,然后将米浆倒入蒸锅蒸熟,不一会儿米浆就蒸成大大的肠片了,而这道肠粉也已经完工,只需要将肠片再次放到平底锅中焙烤之后再放入馅料进行卷起来即可。
潮汕地区一般是以牛肉馅为主,而普宁地区则一般是以虾仁、叉烧为主,其中以鲜虾和鸡蓉馅最有名,其制作的方法也是略微不同于传统潮汕口味。
由于传统潮汕口味是用非常丰富的小炒来调制底菜,将炒好的底菜包裹在肠粉里,需要用蘸汁或者碟汁作为调味品来进行调味。
而普宁口味是将底菜铺于肠粉面上,再将之卷起码卷起来,吃的时候可以直接沾着糖醋汁吃,所以普宁人普遍用糖醋调味,融入了潮汕小吃。
潮汕小吃经过普宁人的改良之后,不仅提升了档次,还保留了潮汕原版肠粉清新自然的风味,令人难以忘怀,所以这种地方特色美食成为乡里人的周末爱好,美食带来的乐趣,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揭西擂茶。
我们常听到擂茶是比较熟悉的一种饮品,但是揭西擂茶却有着自己本土独特的制作方法和口感,在许多影视作品中,我们常看到疲惫不已的人喝一口茶就能消除疲劳,其中就有着擂茶这一项。
在很多地方我们都能看到本地制作有擂茶,但是其中每个地方制作擂茶的方法和使用的材料却各有不同,在我国南方许多省份都有擂茶这一饮品。
但是像揭西这一类擂茶制作方法上,一般是先将擂茶进行文火炒香,再磨成粉末状态,而后经过冲煮成为我们想要喝到的茶水状,在制作擂茶的时候,他们也会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制作擂茶所需材料。
揭西地区生产比较多茶叶和坚果等,因此他们在制作擂茶的时候大多数会用到花生米、大枣、桂花等坚果类进行搭配,如今这种植物制作成的饮品,更加受到年轻人的青睐。
擂茶则是由当地客家人发明的一种传统饮品,一般当人们经过农田劳作后回到家中时,会喝上一碗擂茶解腻消疲劳。
而如今客家擂茶已经成为了一种新时代生活方式,其饮品色泽褚黄、口感绵厚浓郁,对于茶水控的人来说无疑会为他们带去惊喜。
成顺菊花糕。
如果问广东揭阳最有名气的一款点心是什么,这个时候大家首先想到的一定就是菊花糕了,其菊花糕中的成顺堂更是每年都要排队购买的人气美食,而且它也没有人不爱吃,所以才能够担任这个位置。
作为揭阳特有的一种甜品,它原名叫做菊花糕,而菊花糕显然是一款带有菊花清香扑鼻的大红枣糕点,这种菊花糕在以前流行于客家地区,更重要的是它预示着吉祥团圆和好运长久。
并且原因也是和菊花有关系,因为据说赏菊花可以延年益寿,所以客家人便将这种糕点赋予了新的意义,那就是喜庆、健康、团圆。
而如今的成春堂已经逐渐适应现代消费者对象年轻化转变,在成春堂所在的小城镇永和镇,每天人头攒动,几乎所有人都会购买上一份,从早到晚每天都是排起长长的队伍,而且现在成春堂已经走向电子化,在网上也可以购得一块。

二十多元大小一块一点也不能怪罪,成春堂主要就是卖点,不管是什么场合都能看到它真身存在,于此也可以看出其受欢迎程度。
成春堂菊花糕加入了许多新奇的元素,比如最受欢迎的椰子馅和抹茶馅,还有蓝莓慕斯等各种各样新奇独特的口感,所以如今这种点心菊花糕已经逐渐被称为糕点界的新星了,在现代步伐中稳步前进。
惠来绿豆饼。
惠来特产绿豆饼是一款用新鲜绿豆制成的小点心,它是一层一层很薄很薄酥软又香脆的小饼,上面撒满了芝麻,看起来非常好吃,让人忍不住想先吃上一块尝尝它是什么味道。
而它又被称为冰饼,但是冰饼和惠来豆沙饼又有什么关系呢?
原来惠来的绿豆饼又曾叫做豆沙饼,但是当地有这样一个盛行度很高的传言,说是如果这个本地人才卖冰饼的话,就不会被家人罚卖绿豆饼。
于是这个传闻就慢慢演变过来,因为听起来像冰饼,所以慢慢演变过来就是冰饼,所以当时刚开始被称作豆沙饼,是为了更加简单易记么,这或者是为了方便贩卖吧,但是惠来人却因为这个说法发生变化,小镇上的摊主自然都希望能赚钱,于是便给小孩买冰饼吃,也给他们钱拿去买冰饼,久而久之冰饼就变得广为流传开来。
惠来人对于冰饼还有一个特别考究,它一定要使用手工制作,一个做冰饼师傅一天可以做一百多斤冰饼,需要五六个小时,一斤冰饼相当于五六块钱,在惠来当地更是非常受欢迎,所以炎热夏季走到哪里都能看到摊贩以及排队购买的人,有时需要排十几分钟甚至半小时都会源源不断。
正因为惠来绿豆饼这么受欢迎才会不断有人仿效,但冰饼只有维持那些特色才会吸引人,所以我们可以看出每一种地方特色小吃都有其存在理由,都深受当地居民信赖,这是它们才会在茫茫美食大海中占据一席之地。

乒乓粿。
乒乓粿是梨头一家姓授制悦长官设立的一种传统美食,当时正好遇到余辉,这时就有人提议拿槟榔渣做粿,于是当时拿槟榔渣做出来的一种粽子状的小点心便叫做槟榔粿,所以才得到了名字上面的改变。
至于后述原因就是因为槟箉粿太难发音,于是在后来演变的时候,就把个槟榔里的榔字省略掉,只留下槟粿或者槟醅粿作为名字,而乒乒粿只是经人的演变音响过来的,它是岭南地区一种久远已久的小吃,但是名称却不同且流行广泛,有精脆和花生两种口味。
他们所用的是纯糯米面,很少使用粘米面和蒸熟的米浆,这是岭南四县人对这种食品命名方法遵循,并且原本槟醅粿是采用花生或者芝麻作为内馅料,因为东北部沿海岸线盛产海鲜,自然也就成了炒熟后剁碎的一些海鲜作为内馅,形成什么甜咸两种口味可选,同撇差异凭虚守月位讲求平衡,一般选择的是咸口味偏多。
普宁话“槟”的发音与普通话“乒”的发音相近,后经济发展促使普宁商人更多外出经商,于是乒乒阁原名也就变为了乒乓粿。
现在这种两端开口、皮柔软、馅香脆的小吃已经走向大街小巷,是听声取物,但如今坊间流传着一种说法,那就是听见乒乓声就能够排队选购事物,可见其受欢迎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