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古里、远洋里、汉口里,揭秘“里”名背后的文化密码

太古里、远洋里、汉口里,揭秘“里”名背后的文化密码"/

“里”这个字在地名中频繁出现,特别是在商业街区、文化园区等名称中,它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
1. "历史传承":在中国古代,城市和乡村的布局是以“里”为基本单位。一个“里”通常指的是一定面积的居住区域,相当于现在的街区或小区。因此,“里”这个字本身就带有一种地域和社区的概念。
2. "商业街区":现代的“里”通常指的是商业街区或文化园区。这些地方往往集合了购物、餐饮、娱乐、文化等多种功能,类似于欧洲的“步行街”或“商业街”。使用“里”字,既保留了传统地名的历史感,又赋予了新的商业和文化内涵。
3. "文化象征":“里”字在中文中还有“内部”、“里面”的意思,暗示了这些商业街区或文化园区是一个相对封闭、有特色的空间,内部有丰富的文化、商业资源。
4. "品牌效应":使用“里”字作为地名,具有一定的品牌效应。它既体现了地方特色,又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容易让人记住。
例如:
- "太古里":位于成都,是一个集购物、餐饮、娱乐、文化于一体的商业街区。其名称中的“里”字,既体现了成都的历史文化,又赋予了商业街区的独特魅力。
- "远洋里":位于北京,是一个集商业、文化、居住于一体的综合性社区。其名称中的

相关内容:

远洋里、北辰光谷里、汉口里、江夏里……

发现没有,如今,武汉许多商场和景区开始以“里”命名。

还有商场改名为“里”。2024年1月29日,销品茂以全新面貌开门迎客,更名为中商世界里智慧生活MALL。

为什么叫“里”的商场和景区越来越多?

先从“里”字拆开看。“里”,本是一个聚居单位,历史沿袭可追溯到西周金文时期,其本义是居住之地,引申为人群聚居的地方。现代对“里”的运用,也集中在住宅小区和街道的名字上。

“里”,为何成了商场和景区取名的香饽饽?

其实这与商场和景区的功能转变有关。传统购物中心空间的“黄金比例”是购物52%,餐饮18%,娱乐30%。但近年来,这个比例渐渐被购物、餐饮、休闲1∶1∶1的模式所取代,新商业体发展体验业态成了一种趋势。

最早以“里”命名的商场是太古里。三里屯太古里、成都太古里,均采用了不同于商圈高楼和室内购物商场的设计,一座座小建筑互相独立,代表的是开放式、文化型商业综合体。这种与众不同的商业综合体吸引了大量年轻人,成了网红打卡地。

如今的商场,早就不只是“买东西的地方”,景区也逐渐从观光游向体验游转型。

江夏里自5月1日开街以来,一直受到游人的喜爱,旅游持续火爆

在省内,“五一”期间,“江夏里·武汉老码头”文化美食街区总接待量超过20万人次,开业即爆火。在省外,集博物馆、民宿和商业街区等于一体的景德镇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2024年接待游客超500万人次。景区名中带“里”,可传递“人文聚落”“生活场景”的意象,契合了古镇、古村等景区历史感的营造。

业内人士坦言,“里”作为一种传统称谓,能唤起人们对传统街巷的记忆和情感共鸣。“去‘XX里’听起来就像去小区后门那条街,让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走了进去,逛着逛着便会消费。”

发布于 2025-07-07 21:27
收藏
1
上一篇:食蟹记(上篇),探寻古韵蟹宴,品味秋日鲜美 下一篇:揭秘三里屯,为何得名“三里屯”?探寻地名背后的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