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空客命名之谜,想知道空客命名来源吗,看这里!

揭秘空客命名之谜,想知道空客命名来源吗,看这里!"/

空客(Airbus)的命名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以下是空客命名的一些来源:
1. "空中客车":空客的名字直接来源于其业务领域,即设计和制造大型商用飞机。在法语中,“Airbus”结合了“air”(空气)和“bus”(公共汽车)两个词,意味着“空中公共汽车”,寓意着这些飞机可以像公共汽车一样在空中运输大量乘客。
2. "欧洲联合":空客的成立本身就是欧洲国家为了在航空工业领域联合起来的一个象征。1970年,法国、德国、英国和西班牙的航空工业公司共同创立了空中客车公司,因此“Airbus”也体现了欧洲国家在航空工业上的合作和联合。
3. "A320系列":空客的第一款飞机是A320系列,其中“A”代表“Airbus”,而“320”则代表飞机的座位数。这种命名方式后来成为空客飞机命名的一个传统。
4. "字母和数字结合":空客的飞机型号通常采用字母和数字的组合来命名。字母部分通常代表飞机的系列或类型,而数字则可能代表飞机的座位数、发动机类型或其他技术参数。
5. "技术创新":空客的命名也反映了其在航空技术上的创新。例如,A380的“8”代表其独特的双层客舱设计,而A350的“35”则代表了其使用的先进技术

相关内容:

空中客车——欧洲梦的启航

20世纪60年代早期,空中客车还是一个概念,代表着整个欧洲的共同梦想:让大众都能搭乘飞机,航空旅行不再是富人的专利。不久后,这个概念和其代表的梦想演变成了一个雄心勃勃的工业项目。显而易见,只有全欧洲通力合作才可以制造能与波音、洛克希德和麦道公司的产品抗衡的客机。

40多年后的今天,空中客车已经成为欧洲工业的典范,是全球领先的商用飞机制造商。截至目前,空中客车民用飞机的储备订单超过5500架,价值6774亿欧元,空中客车创始者们的梦想已经变成了现实。

空中客车财团的成立要追溯到1962年,当时,法国和英国计划合作打造200座级的双发飞机。他们研究发现,市场对能够运送超过300人的飞机的需求更加旺盛。在法国和英国持续合作的同时,时任法国总统的戴高乐先生(Charles de Gaulle)在1964年德国政府参与此项目。

1965年夏季,法国和德国的工业代表在巴黎航展上进行了首次会谈。德国的航空航天工业协会BDLI成立了一个名为“ARGE空中客车”的工作小组,其初始成员包括西贝尔(Siebel/ATG)、道尼尔(Dornier)、汉堡飞机制造厂(Hamburger Flugzeugbau)以及梅塞施密特公司(Messerschmitt)。法国的国有企业如南方飞机公司(Sud Aviation)、北方飞机公司(Nord Aviation)以及宝玑公司(Bréguet)与英国的霍克·西德利(Hawker-Siddeley)、英国飞机公司(British Aircraft Corporation)共同开展了名为“Aérobus”的研究。

1967年7月20日,法国、德国和英国签署了首份关于建造A300飞机的合作协议,此次合作在很多人眼中被视为空中客车的关键起点。参与此项目的企业包括南方飞机公司、霍克·西德利、汉堡飞机制造厂、综合航空技术制造公司(Vereinigte Flugtechnische Werke)、道尼尔、梅塞施密特、伯尔科(Bölkow)以及西贝尔公司。其核心管理团队和空中客车的创始者们包括法布尔·齐格勒(Henri Ziegler)、罗杰·博迪勒(Roger Beteille)以及费利克斯·克拉赫特(Felix Kracht)。

1969年4月,英国政府宣布退出该项目,部分原因是英法合作的协和号飞机项目的开支已经超出了预期,此外,美国竞争对手的项目表现得更有前景。

1970年12月18日,空中客车作为经济利益集团(Groupement d’Intérêt Economique)正式成立。

法国的国家航空产业公司(Société Nationale Industrielle Aérospatiale)和德国空中客车有限责任公司(Deutsche Airbus GmbH)各占50%的股份。弗朗茨-约瑟夫·施特劳斯(Franz-Josef Strauß)被任命为首任总裁及监事董事会主席,由监事董事会决定公司的政策以及新项目的合作方案。荷兰和西班牙的伙伴公司也加入了空中客车经济利益集团。经济利益集团的法人形式让伙伴公司保持经济独立性优势的同时,从属于该合作财团。1974年,该组织将总部选址于法国图卢兹。

然而,倘若没有法国和德国的军工业的支持,空中客车很难成功。正是由于冷战时期参与企业的迅速发展,让这些欧洲的公司获得了充足的资本优势,从而足以支持在商用航空工业尚未站稳脚的空中客车。

世纪之交,空中客车成为了一家独立的整合的企业。2000年6月23日举行的会议上,空中客车的各方合作伙伴公司(即后来的欧洲宇航防务集团,EADS)和英国的英宇航系统公司(BAE Systems)宣布将在2001年2月底前整合为空中客车简化股份公司(Airbus S.A.S,简称“空中客车公司”)。其中,空中客车公司的80%为欧洲宇航防务集团所有,其余20%为英宇航系统公司所有。几年后的2006年9月,英宇航系统公司持有的空中客车公司20%的股份被EADS所购,从而空中客车公司成为了EADS的全资子公司。

简而言之,在过去五十余载,空中客车公司是欧洲航空工业的中心和知识库,因此,其广为人知的品牌是将欧洲大陆先进的航空工业集团带向未来的最佳之选。

空中客车品牌

1969年,德国空中客车有限责任公司委托设计师Knut Marsen设计空中客车的商标和标识。1970年12月,空中客车经济利益集团成立的时候,Knut Marsen设计的圆形图案被作为企业标识的基本元素。1971年,空中客车的商标正式启用并在慕尼黑以“德国空中客车有限责任公司”之名注册成立。今天,现位于汉堡的空中客车运营有限责任公司(Airbus Operations GmbH)作为德国空中客车有限责任公司的更名继任企业,是空中客车商标的持有方。空中客车运营有限责任公司也是位于图卢兹的空中客车公司在德国的分支机构。商标在空中客车集团内部的自由使用均已授权方式实现。

EADS重命名为“空中客车集团”

多年来,欧洲宇航防务集团(EADS)及其品牌不断发展。在过去13年,该集团使用了多个品牌名称,其中一些具有广泛的社会认知度(如空中客车、欧洲直升机公司),还有一些不太出名(如阿斯特留姆Astrium、凯希典Cassidian)。五个品牌——空中客车、阿斯特留姆、凯希典、EADS和欧洲直升机公司不仅构成复杂,也为持续发挥品牌效应增加了难度。

相较之下,多个品牌研究表明,“空中客车”的品牌价值在过去几年提升很快。与“空中客车”不同,EADS在欧洲以外的地区并不广为人知,不能支持该集团的国际发展战略。研究发现,EADS只有在本土市场才能获得最佳的品牌知名度。为了推进国际发展,集团必须克服企业品牌不足的缺点,鉴于“空中客车”品牌已经积累了广泛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是EADS极佳的替代选择。

“空中客车”品牌适用于其商用和防务板块,空中客车军用飞机部(Airbus Military)已研制了A400M军用运输机以及A330MRTT空中加油机等,该品牌在防务板块已经获得了最初的品牌效益。

将EADS重新命名为“空中客车集团”(Airbus Group)是集团转变、整合、共享企业品牌的强烈信号。很显然,集团的发展已逐渐成熟,重新命名将能够将EADS带上新的台阶,并满足集团运营正常化的要求。

来源:空中客车

还没看个够,那就赶快添加航佳技术微信号:AERO-EXPERT。修飞机,开飞机,坐飞机,民航人,民航事,一切民航资讯应有尽有。

发布于 2025-07-07 16:13
收藏
1
上一篇:识机有道,教你轻松分辨飞机的“雌雄” 下一篇:了解一下,空中客车A380,全球最大民用客机的传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