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数九”,传统节气中的独特习俗与内涵

揭秘“数九”,传统节气中的独特习俗与内涵"/

“数九”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气之一,源自于古代汉族的农历。它指的是从冬至开始,每九天为一个阶段,共分为九个阶段,每个阶段称为“一九”。数九的目的是为了计算时间,尤其是冬季的寒冷程度。
在数九期间,天气通常会越来越冷,直到“三九”最为寒冷。民间有“三九四九冰上走”的说法,意思是说在“三九”和“四九”这两个阶段,天气最冷,冰面最厚,人们可以在冰面上行走。
数九的习俗在中国北方尤其流行,人们通过数九来期盼春天的到来。在数九期间,还有许多与之相关的民间活动,如贴春联、挂灯笼、吃饺子等,都是为了迎接新年的到来。
总的来说,“数九”是一种古老的计时方式,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相关内容: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当“冬九九”结束

春深日暖

风景如画

资料图:鸟群在水中游弋、嬉戏。傅建斌 摄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每年冬季

时常能听到“九九消寒歌”

这也是很多人的童年记忆

冬九九也常被称为“数九”

一般从冬至开始计数

称为“交九”

此后每9天为一个单位

叫做“九”

资料图:雪后初霁的浙江仙华山。张浩钺 摄

随着时间流逝

等过了9个“九”

加起来是81天

谓之“出九”

迎来春暖花开的时节

有趣的是

有冬九九也有夏九九

只不过后者流传不广泛

资料图:雪花宛若白色精灵。叶蓉 摄

民间有“数九”的习俗

民俗专家王娟表示

“数九”不是节气

可算作是古人发明的

一种计时方式

数九习俗起源于何时

尚且没有准确的说法

但根据古籍记载

《荆楚岁时记》即提到

“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

为寒尽”

资料图:盛开的桃花娇艳欲滴。刘俊聪 摄

也有人好奇

为啥是数“九”

而不是数“二”“八”等数字?

有一种说法认为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九”是“至阳”之数

又是至大之数

“至阳之数”的积累

意味着阴气的逐渐消减

累至九次已到了头

意味着寒去暖来

资料图:风筝在花中飞舞。邓小强 摄

为何冬天有“数九”习俗?

王娟分析

或许因为古代取暖条件较为落后

寒冬对生存有很大的威胁

人们希望它很快过去

而且在农耕社会

进入冬季后没有太多农活

古人发明“数九”的计时方式

以及一些娱乐活动

用以打发时间

资料图:无锡梅园有着丰富的梅花品种资源。孙权 摄

比如“九九消寒歌”

吟诵起来合辙押韵

由于各地物候不同

其内容可能会有所差别

据说明代一些地方

出现“画九”的习俗

所谓的画

实则是冬至后计算春暖日期的图

资料图:蒸汽小火车行驶在油菜花海间。刘忠俊 摄

随着“数九”结束

春深日暖

百花争奇斗艳

这是春天美丽的景色

一年之计在于春

你为自己做好规划了吗?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上官云)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布于 2025-07-07 13:57
收藏
1
上一篇:苏轼词中的绝代佳人,清隽出尘,国色天香,初恋般的绝美印象 下一篇:为你读书,新年盛景,喜气洋洋,尽展欢愉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