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正统中原腹地,16.7万km²的土地上塞了18个城市,每个名字听着都很有来头。比如‘驻马店’真的是养马的吗?‘新乡’到底有多新?‘信阳’的人真的特别讲信用吗?老祖宗当初起名的时候到底是咋想的呢?咱从南往北好好唠唠。

先说信阳,原来叫义阳,但是宋太宗赵光义接过他哥的皇位之后,为了避尊者讳,就把义字给删了,变成了现在这名。这里最出名的应该是信阳毛尖,全国十大名茶之一,不知道你有没有喝过?
驻马店,古代是皇家指定的高速服务区,从汉朝起就专门负责让官员换马歇脚,于是就叫‘驻马店’,现在这地界不再养马,而是成了中原粮仓,芝麻、花生产量全国第一。这里还是豫南交通枢纽,京广线穿城而过,还盛产十三香,王守义听了都想点赞!
南阳,因"南山之南,汉水之北"得名,诸葛亮在《出师表》里写"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直接打了波千年广告。现在这里的玉雕和月季都很绝,还是医圣张仲景的故乡,连出租车顶灯都写着"中医圣地"。

平顶山,因为城南有座"山顶平坦如桌面"的山,直接就叫这名了。别看名字朴实,但家底厚实!人家可是中原煤都,煤炭储量够挖100年,现在转型新能源,汝瓷、尼龙产业玩得飞起。
漯河,这名字可太草率了!人家本来叫“螺湾河”,但老祖宗嫌笔画多太难写,直接搞缩写变成了“漯河”。
周口的故事很暖心,明朝时一户姓周的人家在颍河边摆渡,代代相传成了“周家渡口”,后来简称周口。这里也是伏羲女娲老家,还出了个“宇宙级网红” 。

许昌,三国迷听到这地名简直狂喜!曹丕当年为了证明“我大魏才是天命所归”,直接拿“汉亡于许,魏基昌于许”当借口,把许州改成了许昌。翻译成大白话就是:汉朝在许昌终结,魏国在许昌兴盛,许昌——曹老板认证的龙兴之地!搞笑的是,现在这地界成了全球假发之都,据说每10顶假发有7顶来自这儿,只要有许昌在,秃头星人就有救了!

郑州,本来叫荥州,但是隋文帝在登基第三年的时候,突然一拍脑袋:这里是郑国故地啊,干脆叫郑州得了!从那以后就一直叫‘郑州’了。现在这里靠着“米字形高铁”和富士康逆袭,还有少林功夫+胡辣汤,连洋人来了这旅游都得说一句“真中”!
开封原来叫"启封",带着启拓封疆的霸气。但是汉朝时汉景帝叫刘启,为了避尊者讳,就把启字删了,原本的皇家封地也变成开放之都,于是起名‘开封’。现在开封是八朝古都,连包子都能申请非遗!

商丘,这地界可牛了,直接和"商朝"的老祖宗挂钩。当时商族曾在此居住,于是后人就把这儿叫商丘,听着就很有文化!而且人家还是正儿八经的“三商之源”,是火神阏伯的根据地。后来,商丘出了很多华商,搞物流全国出名,中欧班列哐哐发车,生意已经做到全世界去了。
洛阳,名字来源简单粗暴:洛河北边的城市就叫洛阳。人家祖上可阔了,十三朝古都,牡丹花开的时候全城富贵逼人 。
三门峡,听着像修仙门派,其实是因为黄河段有三道险峡:人门、神门、鬼门,古人过这儿都得先拜拜龙王,所以才取了这名字。但现在建了大坝,硬是人定胜天摁住了黄河的暴脾气,从此再也不用害怕了。

济源,济水的发源地!但济水后来被黄河“截胡”了,现在只剩个名字。这里有王屋山,就是当初愚公一家移的那座山。
焦作的名字很接地气,原名是‘焦家作’,意思是焦家开的陶瓷作坊,祖传烧窑手艺后来火了,干脆缩写成‘焦作’。现在这里靠太极故乡和云台山水而出名。

新乡,注意了,这可不是‘新农村’的意思!人家是正经历史悠久的城市!隋朝时把汲县和获嘉县合并,取"新设立的乡邑"之意,这才定名新乡。这简单粗暴的程度堪比爸妈给二胎取名“二狗”。不过新乡现在是电池产业巨头,还是中国女足主教练水庆霞的老家。
鹤壁,堪称"古代养鹤基地"。春秋时卫国君主是个养鹤狂魔,把鹤群养在南山峭壁,还封鹤为"将军",气得老百姓吐槽鹤比人尊贵,后来这地界直接就叫鹤壁了。现在这里是“中国镁谷”,手机壳、飞机零件都离不开它。

濮阳,名字取自濮水之北。但濮阳人最骄傲的是“中华第一龙”——6000年前的蚌壳龙形图案,考古界直接封神!现在濮阳还是杂技之乡,空中飞人看得你手心冒汗,来这旅游一定不能错过。
安阳,这里可古老了,有着3000年以上的建城史,春秋时晋国打败卫国后,把这里叫作“东阳”。到了战国末期,秦国攻克魏国的宁新中,将其更名为“安阳”。
看完河南18城的名字由来,你最喜欢哪个城市的名字?顺便问一句,如果你家地名这么改,你愿意吗?
信息来源:
《河南18地市名字起源》
《河南各城市历史沿革》
《文化视角下的河南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