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的经济版图中,山东、江苏、浙江和广东都是响当当的经济大省。然而,在人口吸引力方面,山东和江苏却明显不如浙江和广东。这背后究竟有什么奥秘呢?

从产业结构来看,山东经济以制造业、化工、能源等传统行业为主,2024年其产值规模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70%以上。这些行业虽然能提供一定数量的岗位,但相比珠三角、长三角的电子、轻工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大规模外来务工人员的需求没那么大。而且山东新兴产业的规模和服务业发展滞后于沿海发达省份,年轻劳动力更倾向于前往新兴产业发达的地区,寻找更多创新和发展机会,所以山东在这方面就有点吃亏。
江苏虽然经济发达,但也存在类似问题。江苏近几年传统产业用工在下降,而重点培育的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等行业大多采用智能制造,对普通工人的需求不大。这就导致了江苏虽然整体经济数据好看,但在吸纳普通劳动力方面,能力受到了限制。

反观浙江,民营经济活力十足。杭州的互联网产业、宁波的港口经济、温州的商帮文化,都为人们提供了遍地的创业机遇。无论是有技术的人才,还是想打拼一番事业的普通人,都能在这里找到施展拳脚的空间。广东则拥有全国最多的1900多万户经营主体、830多万家企业,还有9个万亿元级产业集群,覆盖全部31个制造业大类。其营商环境良好,深圳、广州更是内地营商环境标杆城市。企业多意味着就业机会多,各种层次的岗位都有,自然能吸引大量外来人口。
再从人口流动的内部因素看,山东常住人口超1亿,本地劳动力供给充足,农村地区大量劳动力倾向于省内流动,比如从菏泽、临沂流向青岛、济南等。这就使得山东对省外劳动力的依赖度降低,同时也挤占了部分外来人口的就业空间。江苏同样存在内部人口流动的情况,全省13个市只有江南的南京加苏锡常镇5个市人口是净流入,剩下的8个市全部都处于人口流出状态,这些流出的人口绝大多数都去了苏南,也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全省对外省人口的吸引力。
而浙江和广东则不同,它们本身户籍人口规模相对山东较小,且经济发展迅速,对劳动力的需求远超本地供给,所以更依赖外来人口,也更有动力吸引外来人口。尤其是浙江,是全国少有的11个地级市全部人口正增长的省份,没有一座城市是人口流失的,其对人口的吸引力可见一斑。
此外,工资水平和生活成本也是重要因素。山东平均工资水平低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其制造业平均工资为7.8万元/年,低于全国制造业平均水平的8.5万元/年。但房价等生活成本却不低,2024年济南平均房价为1.4万元左右,青岛平均房价为1.9万元左右,“低工资、高成本”让外来务工人员觉得生活压力较大。江苏虽然整体经济较好,但部分地区也存在类似的生活成本问题。
广东虽然部分城市房价也不低,但整体来看,其就业机会多,工资水平较高,尤其是制造业和服务业等领域,能为不同学历和技能水平的人提供相对可观的收入。浙江则以藏富于民著称,人均可支配收入较高,还有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政策红利,人们在这里工作能有更明显的获得感,生活质量也能得到较好保障。
最后,文化和观念因素也不可忽视。山东文化比较重视体制内工作,如公务员、国企等,本地人更倾向于就近择业,这种观念也影响了外地人才的流入,因为他们可能会面临更激烈的体制内竞争。而浙江和广东有着悠久的经商传统,浙商和粤商是国内知名的经商族群,文化多元且包容,对外来人口的接纳度高,更能吸引不同背景的人前来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