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第二穷的城市渭南市,人均GDP仅有45696(2024官方公布数据),位居全省倒数第二。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个全省人口第二大的城市如此落魄?今天就让我们用数据来揭开穷字背后的真相。
渭南也被称为东府,位于陕西省的东部,总面积为13030.56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约468.87万人。省外与山西运城、河南三门峡相接,省内与商洛、西安、咸阳、铜川、延安相连。渭南不仅是三圣故里将相之乡,还是中国戏曲之乡和中国民俗之乡,更是有着陕西粮仓的称号。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渭南市目前平均房价在5744元每平米,想要结婚彩礼大约在8-15万不等。再来看教育部分,全市内仅有3所高校,高校资源匮乏,人才外流严重,这也导致了渭南市的科技创新指数全省垫底。
交通方面,5条高速分别是G3林连霍高速、G5京昆高速、G3511合宝高速、G6521渝兰高速、S10位渝高速,其总里程在600多公里,形成内临西安,外接晋、豫两纵三横的交通网。

渭南市内一共有5座(其中两座在建)高铁站,分别是:渭南北站、华山北站、大荔站、蒲城东站(在建),还有预计2025年就要通车的富平站。
尽管交通看似发达,但在县域交通方面仍有不足,部分偏远地区交通建设难度大,导致乡镇公交的覆盖率不足,公路、铁路等交通网络仍然不够完善,物流成本较平原地区高出20%,制约着特色农产品的外销。

再看产业,大致可总结为两点:农业大而不强,工业老而不新。尽管渭南市的农业总产值位居陕西第一,但与其他农业强市相比,还需大力发展农业的现代化与产业化,在农产品深加工品牌建设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工业方面,高耗能的资源型产业比重偏高,且产业链条短,高技术产业占比仍较低,创新能力不足。此外还有一些历史因素的影响,导致渭南市近代工业起步晚,再加上计划经济时期国家在陕西的工业布局侧重西安、宝鸡等地。

由于渭南缺乏大型重点项目的支撑,这也导致它成为了关中五兄弟中最弱的一个。
尽管渭南面临诸多挑战,但其区位优势与农业根基仍具潜力,唯有以创新破局,以开放赋能,方能激活沉睡的资源,让三秦大地的东府明珠重焕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