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建行95533短信诱骗,客户2万元被骗走,银行紧急报案呼吁防范”

“警惕!建行95533短信诱骗,客户2万元被骗走,银行紧急报案呼吁防范”"/

收到建设银行(建行)95533的短信后点击网址,导致客户2万元被转走,这是一个典型的网络诈骗案例。以下是对这一事件的简要分析和建议:
1. "事件分析": - 建行95533是建行的官方客服电话,通常情况下,该号码发送的短信是可信的。 - 然而,诈骗分子可能会伪造短信,使得短信内容与建行官方短信相似,诱骗客户点击短信中的网址。 - 客户点击网址后,可能会进入一个假冒的建行官方网站,要求输入个人信息、验证码等敏感信息。 - 诈骗分子利用这些信息,盗取客户的银行账户,将资金转走。
2. "防范建议": - 当收到建行95533的短信时,首先要确认短信的真实性。可以通过以下方式验证: - 直接拨打建行客服电话95533进行咨询。 - 在建行官方网站或APP上查看相关信息。 - 不要轻易点击短信中的网址,尤其是那些看起来与建行官方网站相似的网址。 - 保护个人信息,不要随意透露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敏感信息。 - 安装杀毒软件,定期更新操作系统和软件,提高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3. "应对措施": - 如果怀疑自己的账户被诈骗分子盗取,应立即联系建行客服,冻结账户,防止资金损失。 - 向

相关内容:

lass="xiangguan" id="content">

中国经济网北京2月5日讯 据河南广电总台《大参考》栏目近日报道,郑州的李先生因为收到一条“建设银行95533”发来的短信,银行卡里的钱瞬间被转走。

“我做梦都没想到,收到建设银行官方95533发的一条信息,结果卡里22800元就被诈骗的不翼而飞,就剩下9毛8”,李先生告诉记者。

1月14号上午李先生收到95533发来的一条短信,短信内容显示:“你在建设银行留存的身份信息已过期,需登陆短信中的网址进行认证”。李先生信以为真,立即点进短信中的网址,完成了修改密码等操作。

没想到,根据提示操作完之后,1月28日,朋友转账到李先生的银行卡2万3千元,然后很快这笔钱就被分多笔转走,这让李先生非常纳闷,他再次点了短信提供的网址,发现网页已无法显示,当他调取了手机银行登录信息之后,更让他大吃一惊。

“从1月14号网站登录之后,我的手机银行一直被一个VIVO的手机用户登录,昨天去跟建行的银行主管见面了,主管说这种信息银行是不可能发的,但是我的手机短信上明明是95533发的信息”,李先生说。

通过建行95533发来的短信登录网站,竟然还能遭遇诈骗,那这个网站和建设银行到底是什么关系,不翼而飞的2万多块钱去哪里了呢?

为进一步核实情况,大参考记者与李先生一同来到中国建设银行郑州紫荆山支行。

“现在诈骗分子非常多,有可能伪造银行的短信,有的客户可能没看清楚”,徐行长表示。

但是记者展示的手机短信显示,确实是95533发来的短信,而李先生之前的手机银行通知信息也在里面,这如何解释?

徐行长表示,即便如此,也不能确定是银行所发,“一般智能手机有个功能,可以自动把同一号段的短信归集在一起”,并进一步表示,当然这也不是最终解释,我们也有疑问。

在银行专业人员都无法确定的情况下,更何况普通民众接受到这类信息的分辨能力了。

“单纯目看确实看不出来,我们正在从后台调单,确认这个短信来源,去进一步查询交易流程,希望尽快争取在明天给李先生一个满意的答复”,朱副行长告诉记者。

通过后台查询短信推送记录,发现官方途径推送给客户的全部短信记录里,不含“用户身份信息过期需认证”的短信。也就是说,截至目前建行没有发送过含有不明链接的短信。

中国建设银行郑州紫荆山支行已第一时间报案,并将受害人遇到的情况提交给反诈中心,下一步,技术部门会和通信运营商一起配合,尽量从源头上堵截,共同推进这个案件的一些进程和处理,协助客户争取在两天之内,保证客户安心回家过年。

郑州市公安局中原分局刑事侦查大队民警介绍,诈骗分子有可能利用伪基站改号器,模仿银行的相关短信,把这个短信发送到受害人的手机上面,单击这个短信以后,填写完个人的相关信息,银行卡里的资金就会一直被犯罪分子监控,只要有资金转入受害人的银行卡,犯罪分子就会全部转走。

最后再次提醒大家,如果收到含有链接的“官方”短信,请第一时间联系就近的银行网点,核实查询相关信息,进一步确认真伪,千万别轻信点开,以免给自己的财产造成损失。

来源:中经网

发布于 2025-07-05 12:14
收藏
1
上一篇:警惕!上海市消保委紧急提醒,这类开头的短信陷阱,已查明发送源头,坑人工具曝光! 下一篇:警惕106开头短信陷阱!上海消保委揭露其成消费者权益受损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