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禁废令”实施后,哪个国家将接棒成为全球“垃圾之国”?

中国“禁废令”实施后,哪个国家将接棒成为全球“垃圾之国”?"/

中国自2017年实施“洋垃圾禁令”以来,确实对全球的固体废物处理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一政策旨在减少环境污染,提升国内固体废物处理能力,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禁令实施后,一些西方国家开始寻找新的垃圾处理方式,导致一些发展中国家成为新的垃圾接收国。这可能会对这些国家的环境和社会造成压力。
然而,将中国称为全球“垃圾之国”是不准确的。以下是一些原因:
1. "环保意识提升":禁令实施后,中国的环保意识得到了显著提升,国内垃圾处理能力也在不断提高。
2. "循环经济发展":禁令推动了中国循环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国内再生资源产业的增长。
3. "国际合作":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固体废物管理合作,与其他国家共同应对垃圾处理问题。
4. "国内垃圾处理能力提升":中国加大了对垃圾处理设施的投资,提高了垃圾处理能力。
总之,中国实施“禁废令”后,虽然全球固体废物处理面临挑战,但中国并非成为全球“垃圾之国”。相反,中国正在努力提升国内垃圾处理能力,同时与国际社会合作,共同应对垃圾处理问题。

相关内容:

外媒称,专家警告,泰国政府推动当地废料转化能源(waste-to-energy)的政策已导致当地塑料垃圾进口激增,泰国很可能成为全球“垃圾之国”。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6月11日报道,泰国生态警示复苏组织主管潘冲指出,泰国最近的废物管理趋势,与正确的废物管理方式背道而驰。

她说,泰国政府目前所朝的方向将使得废物管理问题不能获得妥当解决,并导致其他国家的垃圾被倾倒到泰国。

潘冲说:“废料转化能源是其中一个造成最大污染的废物管理和生产能源方式,因为燃烧垃圾不但会释放有毒污染气体,遗留下的灰烬也是非常危险的,须小心通过填埋处理。此外,建造许多小型废料转化能源工厂也是非常糟糕的决定。”

报道称,她表明:“我不是要否定废料转化能源的好处,这是其中一个处理无法再循环废物的可接受方法,但我们应只有几个大型、备有控制污染措施的废料转化能源工厂。”

另据德国之声电台网站此前报道,中国已开始将来自境外的塑料垃圾拒之门外。报道称,从2018年1月1日起,中国停止进口塑料垃圾及其他垃圾,塑料垃圾通往中国的大门关闭了。

2017年12月21日,厦门海关严厉打击“洋垃圾”走私。 新华社记者林善传摄

发布于 2025-07-04 20:43
收藏
1
上一篇:探索“空调之国”,揭秘全球制冷中心的魅力与奥秘 下一篇:新加坡繁荣之谜,揭秘其背后引发的广泛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