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最幸福的事,大概就是窝在暖气房里啃橘子。
窗外飘着雪,手里攥着个暖呼呼的橘子,剥开皮那股清香味儿“唰”地窜进鼻子,咬一口汁水在嘴里炸开——这哪是吃水果,分明是给冬天灌了口甜汤!
可市面上橘子品种那么多,砂糖橘、丑橘、粑粑柑……到底哪种最好吃?
答案没绝对,但这9种,绝对能让你一口入魂!

老广的甜——马水桔
广东人冬天的果盘里,总少不了马水桔。
它长得像缩小版砂糖橘,皮儿薄得能透光,金黄透亮的颜色看着就喜庆。
剥的时候轻轻一掰,果皮“呲啦”裂开,果肉嫩得能掐出水,咬下去先是蜜香裹着橘香涌上来,后味儿还有点清清爽爽的甜,完全不腻。
关键它便宜!广东阳江、广西一带都有种,菜市场论斤称,买一筐能吃半个月。
丑得有实力——不知火(丑橘)
要论“以貌取橘”的冤大头,非丑橘莫属!
它长得歪瓜裂枣,果蒂鼓得像小瘤子,皮儿皱巴巴的,第一次见的人准嫌弃:“这橘子能吃吗?”
但只要你咬开一瓣——“哇!”果肉软得像化在嘴里,汁水多到能直接吸,甜中带点微酸,像喝了口橘子味的蜂蜜水。
四川、云南种的最地道,每年春节前后上市,家里来客人摆一盘,准被抢光。
解燥小能手——芦柑
冬天暖气房待久了,喉咙干得冒火?吃芦柑!
它个头大,皮儿粗糙但好剥,橙黄的果肉一瓣儿比一瓣儿饱满,咬下去“咔嚓”一声,汁水“滋溜”溅到嘴角。
关键它是凉性的,吃多了不上火,反而能去燥热。
我奶奶最爱的就是它,说“芦柑肉实诚,吃着踏实”,每次买都挑最大最圆的,剥了给我装保鲜盒带办公室,下午饿了啃两瓣,比喝奶茶还舒服。
橙橘混血儿——沃柑
沃柑是以色列来的“混血儿”,爸爸是橙,妈妈是橘,把俩优点全继承了!
它比砂糖橘大一圈,皮儿紧但好剥,果肉橙红透亮,咬一口先是橙子的浓甜,后味儿带着橘子的清爽,像在吃液态的橘子糖。
唯一小缺点是有籽,一瓣儿里能蹦出两三颗,吃的时候得吐籽,但为了这口甜,我愿意!
广西武鸣的沃柑最出名,每年12月到次年3月上市,超市里堆成小山,老远就能闻见香味儿。
软fufu的快乐——粑粑柑(春见蜜桔)
四川人管它叫“粑粑柑”,因为成熟后皮儿和果肉会分离,捏起来软fufu的,像小朋友的脸。
它果形大,随便拿一个都能塞满手,剥开皮儿,果肉饱满得要“蹦”出来,咬一瓣儿——脆!甜!嫩!
关键没籽!吃起来不用吐,一瓣接一瓣往嘴里塞,跟吃橘子味的果冻似的。
四川蒲江的粑粑柑最地道,每年1月前后上市,我去年冬天囤了两箱,跟我妈边追剧边吃,最后连果核都没剩。
古代贡品——皇帝柑
听这名字就金贵!以前是给皇上进贡的,现在咱也能吃着。
它皮儿薄得像纸,颜色黄绿黄绿的,看着没那么“橘子”,但剥开来,果肉脆嫩得能化渣,味道是清甜带点微酸,像咬了口加了蜜的青橘,特别解腻。
广东肇庆的皇帝柑最有名,秋天就上市了,我去年中秋买了两斤,配着月饼吃,甜腻感一下就被压下去了,连我爸这种不爱吃水果的,都啃了好几个。
甜过蜜——蜜桔
蜜桔蜜桔,听名字就知道甜!
它果形饱满,皮儿细薄,橙红的颜色看着就喜人,剥开后果肉晶莹透亮,咬一口——真的像在吃蜜!
南丰蜜桔、涌泉蜜桔最出名,南丰的果肉嫩得能吸,涌泉的甜得像冰糖,我上次在超市试吃了涌泉蜜桔,当场买了三斤,回家路上就啃了一半。
不过得注意,市面上有拿别的橘子冒充蜜桔的,买的时候最好先尝一瓣,甜得纯粹没怪味的才是真蜜桔。
冬天的顶流——砂糖橘
要说冬天橘子界的“顶流”,砂糖橘必须排第一!
它个头小,圆滚滚的像小灯笼,橙红的皮儿薄得能透光,轻轻一剥就开,果肉细腻无渣,咬下去汁水“爆”在嘴里,甜得直戳心巴。
关键没籽!吃起来完全不用吐,我有次边看剧边吃,一不留神啃了一斤多,最后舌头都被甜麻了,还想再吃。
广西梧州、广东四会的砂糖橘最地道,每年12月到次年2月上市,超市里一筐筐堆着,价格也亲民,学生党都能实现“砂糖橘自由”。
网红界的甜妹——爱媛果冻橙
这两年超火的“果冻橙”,名字带“橙”,其实是橘子!
它皮儿薄得能透光,摸起来软乎乎的,剥开后果肉像果冻一样Q弹,用勺子挖着吃,汁水“吸溜”往嘴里钻,几乎纯甜没酸味儿,像在喝鲜榨橘子汁。
四川、浙江种的最甜,以前贵得离谱,现在国内种多了,价格降下来了,我上周在水果店买了两斤,回家用吸管插着吸,我闺女边吸边喊:“妈妈,这橘子会喝!”
橘子的甜,是冬天里最治愈的暖。
不管是窝在沙发里啃砂糖橘,还是捧着粑粑柑当“暖手宝”,那股甜滋滋的汁水,总能把冬天的冷意全赶跑。
你心中最好吃的橘子是哪一种?是顶流砂糖橘,还是软fufu的粑粑柑?评论区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