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医与月之女神,跨越时空的深情情结

恩医与月之女神,跨越时空的深情情结"/

“恩医人”与“月之女神”的情结,这个话题似乎来源于中国网络小说或者某种文化创作。在文学创作中,这种情结往往用来表达一种超越现实情感纠葛的浪漫主义情怀。
“恩医人”可能指的是在医疗行业中具有仁心仁术的医生,他们救死扶伤,医者仁心,是人们心中的英雄。而“月之女神”则可能象征着纯洁、神秘、美丽的女性形象,或者是某种具有神话色彩的女性神祇。
以下是对这种情结的几种可能解读:
1. "浪漫情怀":在文学作品中,医生与女神之间的情结可以体现一种浪漫主义的情感表达,强调真善美,歌颂高尚的医德和神秘的女性力量。
2. "理想与现实":这种情结可能反映了现实中人们对理想爱情和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虚构的故事来展现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与和谐。
3. "文化内涵":在传统文化中,月亮常常与女性的美和神秘联系在一起,这种情结可能是对传统审美和文化内涵的一种现代诠释。
4. "精神寄托":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感到孤独、迷茫,而“恩医人”与“月之女神”的情结则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精神寄托,让他们在虚构的世界中找到安慰。
当然,具体的情结内容和寓意还需要结合具体的文学作品或文化背景来解读。在创作和欣赏这类作品

相关内容:





百廿恩医

“月之女神”在恩医


今年5月,我州举行湖北省硒重点实验室筹建工作启动会,标志着由湖北民族大学牵头,州中心医院、州农科院联合共建的湖北省硒重点实验室正式启动筹建工作。

作为共建单位之一的州中心医院,坚守医教研协同发展,从未停止过对有着“月之女神”美称的硒元素的研究与探索。


1817年,瑞典化学家贝尔泽柳斯首次发现硒(Se),并用希腊语Selene命名,意思是“月之女神”。

硒对人体健康的作用已经得到世界医学界的确认。医学专家们观察到,硒具有护心脑、保肝肾、防辐射、抗癌变、解毒素、抗衰老、恢复胰岛功能和增强免疫力等八大生理功能,因此被称为“生命的火种”。

地处北纬30度的恩施,因蕴藏迄今为止全球唯一探明的独立硒矿床,并拥有极其宝贵的天然富硒生物圈,被誉为“世界硒都”。

有着120年建院历史的恩施州中心医院,与“月亮女神”的情结源于上世纪80年代。自那时起,一代代恩医人将研究硒与人体健康作为毕生追求,行而不辍。

上世纪80年代,鄂西自治州人民医院(州中心医院前身之一)开始研究硒对人体健康的影响。1986年,时任口腔科主任刘贻庆参加了中国医学科学院营养卫生研究所杨光圻教授主持的国家“七五”攻关项目——人体硒最高安全摄入量调查。这是恩施地区医学专家参与的首个国家级科研项目。

1991年,团队研究成果《硒的人体最大安全摄入量的研究之居民硒的日摄入量和组织硒的含量》《硒的人体最大安全摄入量研究之硒的最高界限摄入量和最大安全摄入量》均获原国家卫生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并在《卫生研究》1990年第19卷第2期和第5期上发表。


李拓教授带领眼科科研团队到恩施市沙地乡开展课题调研。


2009年,时任州中心医院副院长、眼科专家李拓带领眼科团队研究撰文《Prevalence of Age-Related Cataract in High-Selenium Areas of China(中国高硒地区老年性白内障的患病率调查)》在国际著名微量元素研究杂志《Trace Element Research》封面发表,并被SCI收录。这是恩施州专家学者首次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刊物上发表的硒与人体健康研究成果,也向全世界首次公布了恩施富硒地区的眼科疾病与硒的相关性研究,并取得一系列很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州中心医院坚持医教研协同发展,从未停止对硒元素的研究与探索。
湖北硒与人体健康研究院授牌。

2015年9月,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州委、州政府关于硒产业发展的战略部署,州中心医院组建成立恩施州硒与人体健康研究所,并在2016年9月经省编办批复挂牌为湖北硒与人体健康研究院,成为我州首个以研究硒与人体健康理论与临床应用为主要方向,特别是研究硒与人类抵御疾病、防止衰老、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方面关系的省级研究院。

依托“三甲”医院高层次医学人才和雄厚实力,州中心医院配置相应的先进设备和优秀人才,在全院科研人才中选拔组建PI团队,对硒与人体健康相关的20余个方向进行深入研究。同时,选择10余个病种进行临床资料和相关组织标本收集,逐步建立了医院硒与人体健康研究的相关数据库。

聚焦硒与人体健康“靶心”,不断加强硒与人体健康的基础研究,州中心医院(湖北硒与人体健康研究院)取得丰硕成果:

州中心医院《硒与人体健康研究》获得“年度中国医院院长卓越奖”。


在“2018年亚洲医院管理峰会”上,州中心医院《硒与人体健康研究》获得“年度中国医院院长卓越奖”,成为恩施州和武陵山区以及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医院中首个获此殊荣的医院。

去年8月,州中心医院选派赴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研修归国人员黄楚鹰领头的课题组,在国际权威期刊《Cell Discovery》上发表题为《恩施碎米荠高质量基因组揭示其超级聚硒和硒耐受的机制》的研究论文,首次通过构建恩施碎米荠的高质量参考基因,并结合多组学分析阐述其硒富集和硒耐受的分子机制,引起了国际广泛关注,也将对恩施碎米荠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及恩施州硒产业发展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黄楚鹰在实验室进行课题研究。

近5年来,该院发表硒相关的论文34篇,申请项目22项,申请与硒研究相关的专利6项,对外学术交流10余次……

黄楚鹰(左一)带领课题组成员在实验室进行课题研究。

今年5月17日,恩施州召开湖北省硒重点实验室筹建工作启动会。这标志着由湖北民族大学牵头,州中心医院、州农科院联合共建的湖北省硒重点实验室正式启动筹建工作。

8月17日,湖北硒与人体健康研究院新址启用。同时,恩施州中心医院转化医学中心揭牌并正式启用。湖北硒与人体健康研究院新址暨恩施州中心医院转化医学中心建筑面积约4000平方米,设有硒研究平台(含检测分析功能)、生物样本库、分子诊断平台、蛋白质分析平台等,还设立了我州首家具有SPF级别实验动物中心,同时配置ICP-MUS、共聚焦显微镜、流式细胞仪、小动物成像系统等高端科研设备。

一代代恩医人秉持科学精神、科学态度,遵循科学规律,善用科学技术,充分发挥医疗行业特色、湖北硒与人体健康研究院平台功能和作用,持续做好硒资源开发利用、硒相关科研成果转化工作,为恩施州硒资源保护和硒产业发展以及健康恩施建设贡献力量,并传承不息、创新不止。


通讯员 刘铁强 侯丹丹

编辑|杨梦蝶
审核|张晓玲
签发|刘慎宏


发布于 2025-07-03 01:45
收藏
1
上一篇:还不知道什么是“硒”?那你就out啦!揭秘生命元素的重要性 下一篇:实力闪耀!莫尔领衔,蒋光太跻身前五的现役华裔球员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