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仙公,又称“苏仙”,姓苏,名耽,汉朝桂阳人(今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乃道教信奉的神仙。
《神仙传》、《聊斋志异》以及诸多道教书籍对苏仙都有记载,而民间也多有苏仙的故事流传于世。
苏仙自幼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对母亲十分孝敬,乡邻无不对其赞誉有加。

苏仙对食物从不挑剔,只要能吃即可。因家中贫穷,苏仙自幼便和小伙伴一起为富贵人家放牛。
苏仙放牛的时候,牛儿老实的呆在他的身旁并不乱跑,回去的时候,不等苏仙驱赶便自己跟着他回家。
而轮到小伙伴放牛的时候,牛儿四散乱跑,根本不听指挥,小伙伴就问他用什么办法让牛儿这般听话,苏仙道:“这不是你们所能够知道的。”

苏仙曾经手持一根竹杖,大家都说:“苏先生的手杖,其实是一条龙。”
苏仙打扫门庭,修饰门户,朋友问:“你准备迎接何人啊?”
苏仙:“有神仙将要降临!”
不一会,就见西北的天边,紫气氤氲,有十几只白鹤飞翔在其中,翩翩然降落在苏家门前,化为仪态端美的十八九岁的少年。

苏仙神态严肃地上前迎接,然后跪在母亲面前道:“我受命当为神仙,迎接我的仪仗已经来到,我这就要离去了。”
母子相对哭泣,母亲说:“你走之后,留下我一个人如何是好?”
苏仙道:“明年会发生瘟疫,院中的井水,檐边的橘树,可以治疗,井水一升,橘叶一枚,可以治疗一人。家中留有一柜,你有什么需求的时候,叩响柜子即可,但不可开启柜门。”

说完,徘徊四顾,飞身入云端,紫云在其足下,众仙鹤翱翔,飞入云霄而去。
第二年,果然有瘟疫发生,大家都来求苏母救治,苏母用井水和橘叶治疗,没有不痊愈的。
苏母需要什么的时候,就敲响柜子,想要的东西果然就出现在面前。三年后,苏母好奇地打开柜门,就见一对白鹤飞走,自此以后敲响柜子再也没有东西出现。

苏母活了一百多岁,无疾而终,乡邻按照风俗习惯为其安葬,忽然就见东北牛脾山上紫云笼罩,有哭泣之声,大家知道是苏仙为母哭泣。
众人前往山上安慰,却只听到哭声,看不到人。大家恳求一见,空中有人说道:“离开凡尘已久,面貌不同往日,若是见了怕你们惊恐。”
大家再三请求,苏仙这才露出一半的脸,一只手,上面都有细毛,苏仙又说道:“劳驾你们前来慰问,路途艰险,可以直路返回,但不可回头观看。”

说完,就见一座桥从山间直达郡城,大家走过后,有一个官员回头看去,桥立刻消失,坠落江滨,就见一赤龙宛转而去。
苏仙哭泣的地方,长出两枝桂竹,没有风吹也自动在地上打扫,使这块地面非常干净。
三年后,哭声才消失,因经常看到有白马在山上,遂把牛脾山后改名白马岭。
乡民为苏仙立庙祭祀,苏仙被先后敕封为“真人”、“真君”,马岭山也被列为道教福地,百姓称其为“苏仙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