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麟
民航工作者,民航业评论员
民航工作者,民航业评论员
6月26日,中国民航局发布关于充电宝的使用规定,规定中明确自2025年6月28日起,严禁旅客携带无3C认证标识、标识不清,或已被召回批次型号的充电宝登上境内航班。这意味着那些杂牌三无充电宝乃至涉及质量召回的大牌充电宝(安克、罗马仕等),将一律被拒之机舱门外。
对出门在外的人来说,充电宝可是个好东西,尤其能有效缓解手机电量焦虑。而对乘坐飞机进行长途旅行或出差的人来说,充电宝更是必不可少的。民航局突然发布的这项使用规定,无疑让不少旅客陷入了一脸懵逼的境地,在新要求之下不少原有的充电宝无法使用,必然会带来一定的麻烦。但在我看来,民航局的新规是一种对民航安全高度负责的行为,而几个飞行员朋友也对这项新政策表示认同。燃烧的充电宝民航局的规定并非一时兴起,而是今年以来机内充电宝起火燃烧已经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果我们简单统计一下2025年以来的机上充电宝起火事件,那叫一个触目惊心:1月28日,韩国釜山航空A321客机在地面上起火,169名旅客成功撤离,飞机被彻底烧毁。2月19日,菲律宾皇家航空长滩飞往上海的航班上,旅客携带的充电宝爆燃,飞机紧急备降香港。3月20日,香港航空HX115航班在飞行中旅客充电宝自燃,机组紧急处置后备降。5月31日,南航CZ6850航班在起飞后旅客充电宝起火,机组紧急处置后飞机返航。6月10日,山航SC1159航班在飞行中旅客充电宝冒烟,机组紧急处置后飞机安全降落。6月13日,上航FM9449航班在飞行中旅客充电宝起明火燃烧,机组与旅客齐心协力接力浇水成功控制险情,飞机安全降落。国内外频繁发生的飞行中充电宝起火事件,让客舱内的充电宝成为重大危险源,给整个民航业敲响了安全警钟,成为了此次发布充电宝新规的核心原因。而且由于民航飞行的特殊性,飞机内充电宝锂电池一旦起火的,对飞行安全威胁极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