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高温预警,气温飙至40°,空调普及率仅13%,独特避暑方式引热议

德国高温预警,气温飙至40°,空调普及率仅13%,独特避暑方式引热议"/

德国气温飙升至40°C确实是一个挑战,尤其是考虑到空调的普及率相对较低。以下是一些德国人在高温天气中可能采取的避暑方式:
1. "自然通风":德国的许多建筑都设计有良好的自然通风系统,如高窗、窗户百叶等,有助于室内降温。
2. "绿化和遮阳":在房屋周围种植树木或使用遮阳篷可以减少阳光直射,降低室内温度。
3. "公共设施":许多城市都有公共游泳池、公园和室内设施,如电影院和图书馆,人们在这些地方可以享受凉爽的室内环境。
4. "饮食习惯":德国人可能会在饮食上做出调整,比如吃一些清淡的食物,减少身体负担。
5. "公共冷却中心":一些城市会设立公共冷却中心,为居民提供避暑场所。
6. "文化和社交活动":在炎热的天气里,人们可能会选择参加一些室内活动,如音乐会、戏剧等。
尽管空调普及率不高,但德国人在面对高温天气时,通过上述方式有效地适应了炎热的气候。这些方法体现了德国人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当然,对于极端高温天气,提高空调的普及率可能也是未来需要考虑的问题。

相关内容:

德国的主流媒体在6月30日都发布了高温预警,也就是预计一周德国乃至欧洲,都进入了高温天气,普遍气温预计超过30°(在成都重庆真不是啥事

),7月1日的时候,德国西南部气温即将达到37°,然后本周三,德国将问鼎它们的火炉子39°,成为热过上的蚂蚁。

其中巴登-符腾堡州、萨尔州和黑森州西部的部分地区可能会出现40度高温天气,尤其是柏林和德累斯顿,而且夜间气温不会低于 20 摄氏度。

然后德国的气象专家们就开始提醒德国的人们注意防暑,德国卫生当局发布了明确的指导方针,以帮助居民和游客在极端高温期间保持安全。为了防止热射病,就是我们说的中暑,德国专门建议大家:


1

保持水分

多喝水,少喝加糖饮料,少去喝咖啡、酒、茶。除了喝水之外,还有很多方法可以保持水分。在桶中装满脚水,或将湿毛巾放在头上和肩膀上。即使用冷水泼脸也会产生很大的不同。

尤其是老人、孩子、有基础病的人们注意饮水,避免脱水。


2

尽量远离阳光

德国的专家建议大家在室内,上午11点到下午5点,最好不要出去溜达,要出去也尽量待在阴凉处,戴上宽边帽、太阳镜,并使用高 SPF 的防晒霜。


3

保持凉爽

尽可能保持您的生活空间凉爽。BIÖG 建议白天关闭窗户和百叶窗以阻挡热量,并在气温下降的清晨或傍晚为家中通风。

如果在外面,城市的教堂、博物馆、公共图书馆都可以歇凉,对于柏林的读者,Technologie Stiftung 提供了一张很棒的 Erfrishungskarte(冷却地图),展示了城市中的所有公共饮水喷泉、公共空调建筑、公园和喷泉。


4

提前或推迟锻炼

建议爱运动的人们不要大热天出去锻炼,非要锻炼选在早上和傍晚,不热的时候出去跑步。


5

留意弱势群体

政府要关心弱势群体,尤其是检查年长的邻居、幼儿、孕妇和慢性病患者。比如有人开始抱怨抽筋、头痛、头晕或发烧超过 38 摄氏度,要谨防热射病,立即帮助他们到阴凉的地方或者是拨打救助电话。

除了人要放暑之外,宠物也要防暑,尤其是毛孩子,喂水或洗澡要及时,避免热没了。

德国·Julia拍摄


德国政府做了什么防护措施呢?

面对多地高温,州政府以及一些社会组织,呼吁联邦政府给钱,支持高温行动计划,自 7 月 1 日起生效的《联邦气候适应法》可用于实施高温保护措施。

然后,VDK 社会福利组织主席 Verena Bentele 说,德国政府虽然积极的解决热的问题,但是养老院、幼儿园、学校和医院尤其需要配备空调系统。

然后,问题就来了,都热成这样了,为啥没空调呢?无论是避暑还是洗冷水澡,都很古法。都2025年了,德国空调普及率15%。



德国空调普及率为什么这么低?




1

气候与建筑设计的适应性

  • 短暂且温和的夏季

德国传统夏季高温期仅持续2-3周,且昼夜温差大,夜间温度显著下降。这种气候特点使得德国人更依赖自然通风(如夜间开窗、白天关窗遮阳)和风扇降温。

建筑隔热性能优越:德国住宅普遍采用厚墙体(达50厘米)和高效保温材料(如聚苯乙烯、岩棉),冬季保暖的同时夏季也能阻隔热量,形成“被动房”效果。这类设计使室内温度比室外低5-10℃,减少了对空调的需求。

  • 节能建筑标准
德国自1977年起通过《能源节约条例》逐步提升建筑能效标准,2025年新建建筑需达到“被动房”标准(采暖能耗≤15kWh/m²·a),通过新风系统和隔热设计实现冬暖夏凉。


2

高昂的经济与安装成本

  • 设备及安装费用昂贵

一台1.5匹空调售价约650欧元,但安装费高达1500欧元以上,总成本超2000欧元(约1.6万元人民币)。

租房者占比高(德国约50%人口租房),安装需房东同意,且退租时需恢复原状,进一步抑制需求。

  • 使用成本高

德国居民电价约0.28-0.4欧元/度,夏季两个月空调用电成本约200欧元,长期使用经济负担较重。

德国·Julia拍摄


政策与环保限制


1

建筑保护与审批繁琐

  • 德国严格保护历史建筑外观,禁止随意安装外挂机。若需安装,需向房屋管理部门申请,甚至需历史遗迹机构批准。
  • 部分城市(如意大利)要求空调外机不得影响建筑美观或邻居权益,否则可能被罚款。

2

环保理念驱动

  • 德国人普遍重视减少碳排放,认为空调加剧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政府通过生态税改革提高能源价格,间接抑制高能耗电器使用。
  • 极端天气下,尽管空调销量短期激增,但长期仍倾向自然降温方式(如公园纳凉、湖泊游泳)。
在环保文化意识下,德国人冲上户外活动,比如湖里游泳,这几天德国媒体也做了避暑的海滩盘点,以及湖里游泳安全事项,以及严惩泳池LSP。所以德国人更倾向于夏季通过遮阳、冷餐(如三明治、沙拉)和公共水域避暑,而非依赖人工制冷。

例如,柏林市民常前往Krumme Lanke湖游泳,利用自然水体降温。

德国其实相当于我们的东北,我说的是维度,所以高温比较短,他们不像我们长江中下游有副热带高气压带,没有三伏天,昼夜温差大,通过通风可以缓解,但是这几年气温极端,他们还没有适应。

随着几年极端天气的频繁,热浪频繁出现,德国在未来的空调需求说不定会增加,如果不是空调,其他降温避暑的装备或许也是电商之路,要出海的亲们调研一下呀,带我发财呀

发布于 2025-07-01 23:58
收藏
1
上一篇:六成防盗门不合格!日上、盼盼等知名品牌卷入比较试验风波 下一篇:德军莫斯科惨遭冻灾,为何不烧树木取暖的困境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