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读者问,揭秘日本的“故乡税”制度及其运作
日本的“故乡税”(ふるさと納税)是一种地方税制度,旨在鼓励居民向自己的故乡(即户籍所在地)所在的自治体捐款,以此来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这项政策于2019年4月1日开始实施。
以下是“故乡税”的一些关键信息:
1. "捐款对象":居住在日本国内的个人,包括日本公民和外国居民。
2. "捐款额度":居民可以选择每年捐款1万日元至100万日元不等。
3. "捐款方式":居民可以通过银行转账或邮寄支票的方式进行捐款。
4. "税收优惠":捐款金额在捐款限额内(1万日元至20万日元)的部分,居民可以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予以扣除。这意味着捐款相当于减少了应缴的个人所得税。
5. "捐款用途":捐款主要用于地方自治体的各种公共事业,如道路、公园、学校、医院等。
6. "故乡税与地方自治体":每个地方自治体都可以自行决定是否实施故乡税制度,以及如何使用捐款。
7. "反响":故乡税制度在日本引起了广泛关注,一些自治体为了吸引捐款,甚至提供了各种优惠措施,如返还部分捐款、赠送地方特产等。
故乡税制度旨在加强居民与故乡之间的联系,同时为地方自治体提供资金支持。通过这种方式,日本政府希望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并提高居民对地方自治体的认同感。
相关内容:
来源:环球时报
编辑同志:
近日,读到日本一地推广线上“故乡税”捐赠程序,请问日本“故乡税”制度是什么?它是在什么背景下被提出的?捐赠者能收获哪些福利?
上海读者吴泽坤
日本“故乡税”制度是一种没有强制要求、类似捐款的“寄附金税制”。进入21世纪后,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离开家乡前往大城市就业打拼,日本各地方出现人口减少、产业衰落的现象,致使地方税收等财政收入迅速收缩。为平衡地域性税收差距,日本政府于2008年开始推行“故乡税”制度。
虽然“故乡税”秉承着“能够为出生成长的故乡做出贡献”的理念而创立,但捐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在日本1700多个市、町、村中自由选择纳税地,并且也能够同时捐赠给多个地方。此外,捐赠者还可以指定捐款使用目的,也可以选择由接受捐款的地方自主安排使用。为了鼓励大家捐赠,接受捐献的地方政府一般都会为“故乡税”纳税人准备具有当地特色的特产作为捐赠的回礼。而对于捐赠者来说,他们在收到地方特产的同时,还能获得减免税款。在缴纳的故乡税款中,2000日元以内的部分属于完全需要捐赠者承担的部分,超过2000日元的部分可以按一定比例进行折算,捐赠者可向目前居住地政府的税务部门申请减免下一年度住民税,或申请个人所得税退税。
“故乡税”一方面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但另一方面,随着捐赠热度升高,也引发各地政府为获得捐赠而开始的回礼竞争。一些地区不惜在回礼方面花费大量精力,最终导致亏损。此外,此举也造成了大城市的税额外流,根据日本总务省2021年数据,东京都约有5%,也就是530.9 亿日元的税收流到了地方。(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