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上有传言说“巴基斯坦要力挺伊朗对抗以色列”,甚至有人分析两国“同属伊斯兰世界必须团结”。
但真相可能让人大跌眼镜——巴基斯坦和伊朗表面是“兄弟”,实际隔着一道“教派鸿沟”,加上现实利益算计,真要联手?难!
最新消息是巴基斯坦关闭与伊朗的边境口岸,防止战火烧到自己身上。

今天咱们就用大白话拆解这背后的逻辑。
一、教派差异:逊尼派和什叶派,千年矛盾不是一句“穆斯林兄弟”能抹平的
1.宗教根基不同
伊斯兰教,下面分不同流派。具体讲起来很复杂,简单点理解就是《倚天屠龙记》里面就一个明教,里面也分不同派别。

伊朗:什叶派占绝对主流,宗教领袖(比如最高领袖哈梅内伊)权力极大,强调“教法学家治国”。
巴基斯坦:逊尼派占90%以上,宗教氛围相对温和,政府和军方更注重世俗化发展。
举个例子:就像一个家庭里,大哥和二哥虽然都姓王,但一个信基督,一个信佛教,平时关系再好,真到关键时刻可能还是各站各的队。事实上,对于信教的人来说,异端比异教更可怕。从宗教理念来说,两国就尿不到一个壶里面。
2.历史冲突不断

俾路支问题:印度、伊朗和巴基斯坦交界处的俾路支地区,长期存在分裂势力。伊朗认为巴基斯坦“纵容反叛武装”,巴基斯坦则怀疑伊朗“暗中支持”。
这个地方版图在巴基斯坦,但当地人信逊尼派、什叶派的都有,还有信印度教的。巴基斯坦政府实际上也管不到底下,一直乱哄哄,天天教派仇杀,还有几只恐怖武装。

光在2024年,巴基斯坦俾路支省因教派冲突死亡人数超千人。
附带说句,因为中巴铁路经过那地方,俾路支省的恐怖分子多次袭击我国工程人员。
二、现实利益:巴基斯坦的“小心思”比宗教更重要
1.印度才是心腹大患
巴基斯坦和印度在克什米尔地区打了80年,边境常年驻扎百万大军。巴基斯坦之前陆军对印度一直是吃亏的,最近,买了我们卡车炮,才不落下风,所以这次冲突,巴基斯坦陆军司令升官了。
但是,巴基斯坦的空军一直都很强,常年接受美国训练。
巴基斯坦的F-16战机、坦克等先进装备,全是对付印度的“看家宝”。如果抽空军去帮伊朗,印度趁机搞突袭,巴方直接“裸奔”。
2.沙特和美国的“糖衣炮弹”
如果说巴基斯坦要出去帮人打仗,那也是帮金主爸爸--沙特。

沙特是逊尼派老大哥,每年给巴基斯坦提供数十亿美元援助。
美国虽然和巴基斯坦关系忽冷忽热,但仍是其最大军火供应商。
潜台词:真要和伊朗穿一条裤子?沙特的“金主爸爸”和美国的“F-16订单”还不得黄了?
4.伊朗的“背叛史”
印巴空战期间,可能让很多国人想不到的是,伊朗公开力挺印度。

巴基斯坦网民炸锅:“说好的穆斯林兄弟呢?转头就卖队友!”这就是之前说的,异端比异教更可怕的现实反映。
三、表面喊支持,实际难操作

1.巴基斯坦的“嘴上功夫”
巴基斯坦防长阿西夫确实公开喊话“支持伊朗”,但细看内容:
没提军事援助:只说“道义支持”“外交声援”。
强调自身困境:“我们和印度还没打完,实在抽不开身!”
2.真要动手?后果很严重
以色列报复:伊朗核设施遭袭后,以色列威胁“打击任何支持伊朗的国家”。
美国干扰:美国可以远程锁定巴基斯坦的F16战斗机,之前的印巴空战,美国就不允许巴基斯坦用美战斗机。还好巴基斯坦买了我们的枭龙战机。

国内分裂风险:巴基斯坦逊尼派占多数,若政府公开亲伊朗,可能引发大规模抗议甚至内乱。
四、总结:宗教是面旗,利益才是真
1.宗教纽带≠行动一致:伊斯兰世界内部教派矛盾、地缘利益错综复杂,远非“同教一家亲”。
2.巴基斯坦的“生存哲学”:夹在印度、美国、沙特之间,必须左右逢源,哪边都不敢彻底得罪。
3.伊朗的孤独现实:中东“什叶派之弧”之前看似庞大,真到危难时,盟友可能比敌人还难靠得住。
说到底:国际政治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巴基斯坦只是想借这个机会,展示自己 统战价值。
巴基斯坦和伊朗的“塑料兄弟情”,不过是乱局中的一场政治表演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