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小心新型电信诈骗!新东方、高途等多家教培机构紧急发声明辟谣”

“警惕!小心新型电信诈骗!新东方、高途等多家教培机构紧急发声明辟谣”"/

关于新型电信诈骗的警告,新东方、高途等多家教培机构发布声明,通常是为了提醒公众注意以下事项:
1. "诈骗手段多样化":诈骗分子可能会通过电话、短信、网络等多种方式联系受害者,以各种理由诱导他们提供个人信息或转账。
2. "假冒身份":诈骗者可能会冒充教育机构的工作人员、客服人员或政府官员,试图获取受害者的信任。
3. "虚假信息":他们可能会发送关于课程优惠、奖学金、考试报名等虚假信息,诱使受害者进行转账。
4. "紧急情况":诈骗者可能会制造紧急情况,要求受害者立即采取行动,以避免所谓的“严重后果”。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诈骗案例和预防措施:
- "案例":诈骗者声称是新东方或高途的客服,通知受害者有一个“紧急的账户问题”需要处理,要求受害者提供银行账户信息或进行转账操作。 - "预防措施": - 验证身份:在任何情况下,都应通过官方渠道(如官方网站、官方客服电话)验证对方身份。 - 不要透露个人信息:不要轻易透露个人敏感信息,如身份证号、银行账户信息等。 - 谨慎转账:对于任何要求转账的要求,都要保持警惕,最好通过电话或面对面确认。 - 官方声明:关注教育机构的官方声明,了解最新的诈骗预警信息。
公众应提高警惕,遇到可疑情况及时

相关内容:

“同学,你在xx机构的学费可以退费,请加入QQ群,并按提示下载第三方APP即可完成退费。”

据说这是新骗术?

近日

新东方、流利说、高途等多家

教育培训机构的学员

遭遇新型电信诈骗

不法分子用境外来电联系学员,谎称为客服人员,以各种理由为学员办理退款,伺机诱导学员注册APP,获取银行卡、验证码等重要信息,进行诈骗。

1.

多家教培机构发声明

提醒消费者警惕“退费”陷阱

5月11日,高途教育发布声明称,有不法分子冒充教培机构员工等,伪造各类文件、法律文书和各机构公章,以帮助用户退费的名义,要求用户打款,骗取用户个人信息和钱款。

除了高途教育,今年4月,新东方、新航道、流利说、高顿教育、优路教育等多家教育培训机构也先后发布声明,提醒消费者当心“退费”诈骗陷阱。不法分子均是通过境外来电称“已建立专项清退小组与第三方达成协议为部分家长进行退费”,并留下所谓的官方QQ群以及登记员QQ号,消费者加入QQ群后,不法分子通过多种方式诱导消费者下载指定APP,再逐步实施诈骗。

2.

诱导下载“平安金融”APP

消费者退费不成反被骗走数万元

福建漳州的曾先生是受害者之一。曾先生此前在一家职业培训机构报名专升本的课程,并缴纳8889元学费。4月10日,他接到一通电话,对方自称是该机构清退学费的工作人员。听到可以退学费,曾先生并没有过多怀疑,添加了对方QQ,点击对方发送的链接下载“平安金融”APP。

该APP平台接待员告诉曾先生,在平台上购买一次平安证券可以退一部分学费,购买3次可以全部退还学费。曾先生按要求先购买了1万元,平台随即退还其11200元。

于是,曾先生继续购买1万元平安证券,可对方告诉他操作失误导致账号被冻结,要想解冻账号需要继续转账。曾先生急于拿回平台上的钱,向对方指定的银行账户又汇入了6万元,却再也联系不上接待员。此时,他才意识到上当受骗了。

重点来了

揭秘退费诈骗“套路”

退费诈骗常用套路分为三步:

第一步

用香港或澳门电话(区号00852、00853、+852、+853)来电联系学员,谎称为该校工作人员,以各种理由为学员办理退款。

第二步

诱导学员添加微信好友或加入QQ群。

第三步

诱导下载第三方APP,谎称退款必须要在指定APP内完成,诱导学员注册并获取银行卡、验证码等重要信息,进行诈骗。

后续诈骗套路一般分成两种:

一是骗子引导受害人在平台上购买理财产品,称通过获利返还学费;

二是谎称与购物平台合作,以“优惠券”“返券”等形式退返学费。

3.

保持警惕核实真伪

不要加来路不明的QQ群、微信群

如何防范此类

退费诈骗

2021年8月24日,福建省南平市公安局发布提醒称,接到培训机构工作人员宣称“网课退费”的电话要保持警惕,一定要先核实其真伪:

当收到自称某培训机构老师要求添加好友发送退费链接时,首先要查看培训机构APP内线上消息,或者电话咨询培训机构之前的网课老师,也可向孩子询问是否认识该老师,待确认后再进行操作。

北京反诈中心民警建议:

接到来自境外的退费电话,要高度警惕,不要加来路不明的QQ群、微信群,更不要点击群内链接进行下载,也不要提供个人银行卡、手机验证码等信息。如已经受骗,要注意保留证据,并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推荐

“百果园”被曝售卖发霉水果,消保委点名批评!“这几种甲醛菜,菜贩子从来不吃”?专家辟谣!“烫发分12个区”收费,398元变4776元!涉事“震轩”门店被立案调查大量中国联通用户凌晨被“异常扣费”!法律专家:应公告说明并道歉

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记者/聂国春

来源: 中国消费者报

发布于 2025-06-29 23:12
收藏
1
上一篇:揭秘“026”区号,揭秘其为何是台湾台北市的专属标识! 下一篇:广西餐厅取名“怡红院”引热议,揭秘“怡红院”含义及引发争议背后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