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非遗,探寻云南十八怪之大理乳扇,牛奶幻化成片片传奇

大美非遗,探寻云南十八怪之大理乳扇,牛奶幻化成片片传奇"/

大理乳扇,作为云南十八怪之一,是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的一种传统乳制品。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将牛奶制成薄片状,既保留了牛奶的营养,又具有独特的风味。
乳扇的制作过程大致如下:
1. "原料准备":选用优质的牛奶,最好是在当地新鲜挤取的牛奶。
2. "加热搅拌":将牛奶加热至一定温度,同时不断搅拌,使蛋白质充分溶解。
3. "凝固成型":将加热后的牛奶倒入特制的模具中,使其凝固成型。
4. "晾晒":将凝固成型的乳扇取出,放在通风处晾晒,使其逐渐干燥。
5. "切割包装":待乳扇完全干燥后,根据需要切割成适当的大小,进行包装。
大理乳扇的特点如下:
- "口感独特":乳扇质地柔软,口感细腻,既有牛奶的鲜香,又有独特的风味。
- "营养丰富":乳扇富含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 "便于保存":乳扇干燥后,便于保存,不易变质。
- "食用方便":乳扇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与其他食材搭配,如炒菜、煮粥等。
大理乳扇作为云南十八怪之一,不仅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还是当地人民生活的一部分。如今,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大理乳扇也成为了游客们了解云南、品尝云南美食的重要选择。

相关内容:

视频加载中...

“云南十八怪,牛奶做成片片卖”,这句俗语说的正是云南大理特色乳制品——乳扇。

2020年,乳扇制作技艺被公布为大理州州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历史上,乳扇最初被称为“乳线”,早在明朝《南诏野史》中,就曾有“酥花乳线浮杯绿”的记载,而在清朝《邓川州志》中,不仅出现了“乳扇”二字,还详细记录了其制作方法。

今年52岁的李沛和,是乳扇制作技艺州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她十几岁就开始学习做乳扇,做了30多年了,练就了一身好手艺,只见她把酸浆注入锅内煮烫,倒入鲜牛奶,待凝固后,先熟练地抟成团,然后摊成薄片,再迅速地卷到竹架上。前后不到3分钟,一架黄中带白、光滑柔亮的乳扇就制作完成了。

制作完成的乳扇需要晾晒两到三天,便可取下直接食用,也可煎、烤、炸、煮,烹调出各式美味。乳扇因营养丰富,色香味俱佳,成为当地人待客的佳品,也是“白族三道茶”中“甜茶”的主要制作原料。

新华社发(罗新才、李雪梅、杨铸琦摄制)

素材来源:洱源县融媒体中心

发布于 2025-04-06 06:13
收藏
1
上一篇:大理风情,探寻大理特产中的乳扇魅力 下一篇:「四季的味道·匠心」片片乳扇指尖展,传统工艺与现代韵味的完美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