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出来了!北京人心目中最美街巷TOP10揭晓,您逛过几条?

评出来了!北京人心目中最美街巷TOP10揭晓,您逛过几条?"/

哇,这个话题太有吸引力了!“北京人心中最美的街巷”这个评选结果肯定很多人都非常关注!北京作为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其街巷本身就承载着丰富的故事和独特的韵味。
虽然我没有个人“逛过”的经历,但我可以基于对北京街巷文化的了解,来谈谈这10条被评选出来的街巷可能具备的魅力,以及它们为什么能成为北京人心中的“最美”:
1. "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很多上榜的街巷可能连接着重要的历史遗迹、名人故居或者见证了城市的变迁。比如,靠近故宫、天坛、颐和园等皇家园林的胡同,或者像五道营胡同这样曾经充满文艺气息的地方,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 2. "独特的建筑风貌":无论是传统的四合院、灰砖青瓦,还是带有西洋风格的建筑,这些街巷独特的建筑风格本身就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老舍胡同里那些“骑楼”式的建筑、烟袋斜街的精致店铺,都是视觉上的享受。 3. "烟火气与人情味":最美的街巷往往不仅仅是风景,更是生活。那些充满生活气息的街巷,比如能买到地道小吃、看到邻里间亲切交流的地方,更能触动北京人的心弦。南锣鼓巷(虽然商业化程度高,但仍是热门)或者一些保留着老北京生活节奏的胡同,都体现了这一点。

相关内容:

不停车的西总布胡同、百年老巷飘书香的杨梅竹斜街、“脏街”变靓街的三里屯西街……经过各区推荐、层层筛选,10条“北京最美街巷”27日出炉,它们从全市基本完成整治的892条背街小巷中脱颖而出,成为北京街巷治理成果和胡同生活的新名片!

今年4月,北京日报社联合市城管委、首都文明办、团市委等单位发起了“我家街巷最好看”系列活动。活动启动以来,重点开展了三项活动,即“周末大扫除”、“我家街巷最好看·随手拍”、“北京最美街巷”推选。

4月27日,推出“周末大扫除”活动,目前该活动已在全市展开,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居民参与街巷环境整治和文明提升的积极性。

5月23日,推出“我家街巷最好看·随手拍”活动,以市民的视角,定格街巷巨变。目前已征集市民拍摄照片8900余幅,涉及430个街巷。

10月2日,启动“北京最美街巷”推选活动。经各区推荐,从全市基本完成整治的892条背街小巷中挑选出20条街巷入围“北京最美街巷”。

今天,经过为期十天的网络投票及专家评审环节后,推选出10条“北京最美街巷”及10条“入围奖”街巷。

达智桥胡同

10条“北京最美街巷”包括:东城区西总布胡同、东四四条、史家胡同,西城区达智桥胡同、杨梅竹斜街,朝阳区三里屯西街,海淀区双榆树三街,丰台区镇国寺北街,石景山区时代庐峰南侧街巷,通州区熊家胡同。其中,核心区包揽了一半。

这些“最美街巷”各有各的美。

环球书局、世界书局、广益书局……长度仅500米、历史却有600年的杨梅竹斜街上,一座座经过复原的书局古香古色,行人来往交谈,自然降低了语调。这是北京的“文化味儿”;

西总布胡同,新铺的马路宽阔平坦,路两侧一辆车没有。房屋也格外整齐,灰墙青瓦古老安静。路边空地上见缝插针建起口袋花园,生机盎然。傍晚,这里竟然变成运动场,有人在跑步!这是北京的“生活气儿”;

西总布胡同

老式收音机、羊拐、粮票、鞋楦儿……一个个带有年代感的中式多宝槅整齐地安装在青砖墙上。墙上的老物件“博物馆”,成了通州熊家胡同独特的风景线。这是北京的“小巷春秋”。

小街小巷小胡同,不仅仅是我们生活居住的地方,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记录着悠远的文明轨迹,是城市生生不息的肌体,是北京城的根儿。希望通过“我家街巷最好看”系列活动,让每一位城市主人携起手来,为全市的街巷环境治理提升凝聚力量,共治共享、美化家园,擦亮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金名片”!

镇国寺北街

来看看“最美街巷”美在哪儿

东城区

西总布胡同

一条不停车的胡同

新铺的马路倍儿宽倍儿平坦,路两侧一辆车没有。房屋也格外整齐,灰墙青瓦古老安静。路边空地上见缝插针建起口袋花园,生机盎然。抬头,天空也是透亮的,毫无遮挡。傍晚,这里竟然变成运动场,有人在跑步!这里,是西总布胡同,一条不停车的胡同。

东四四条

老北京风貌回来了

东四四条,为东西走向胡同,全长726米,宽7米。明朝属思诚坊,称四条胡同,清朝属正白旗,沿用四条胡同。现属于东四三至八条历史文化保护街区。

史家胡同

风貌保护带动人文复兴

金宝街以北,朝阳门内大街以南,东四南大街和朝阳门南小街中间,有一大片胡同。这里有个统称:东四南历史文化保护区。这片胡同里最出名的,当属史家胡同。

西城区

达智桥胡同

步行街里品味慢生活

宣武门外去年新开了一条步行街。不同于前门大街、王府井大街这类商业步行街,这条街开在胡同居住区里,差不多是北京头一个。这条街就是疏解整治后的西城区广内街道达智桥胡同。步入胡同东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写着胡同名字的铁艺牌楼。往里走,宽敞的青石步道,朱红的小院儿门楼,灰色的砖雕,胡同里的古朴气息扑面而来。

杨梅竹斜街

百年老巷飘书香

从前门出发,沿煤市街南行不过百余米,路西就是杨梅竹斜街,这条西连琉璃厂、东接大栅栏、长度仅500米、历史却有600年的胡同,正用独特的“文化味儿”,保留着古都北京的风韵。

朝阳区

三里屯西街

脚步在这里慢下来

三里屯西街位于朝阳区三里屯街道北三里社区,是连接太古里南北的一条小巷。曾经,这里人员混杂、环境脏乱,被称为“脏街”。去年,这里通过疏解整治,环境得以全面提升,还陆续吸引了三联韬奋书店和城市书屋入驻。“脏街”变身整洁干净、文化味儿十足的靓街。

海淀区

双榆树三街

“女人街”回归居民街

中国人民大学东门斜对面,有条著名的“女人街”——双榆树三街。鼎盛时期,这条400多米长的小巷两侧,密布100多家商铺,居民不堪其扰。如今,居民楼下的门脸已全部关停,只剩路南几家餐饮店,两侧建起绿地花园,架空线也入了地。

丰台区

镇国寺北街

慢生活绿色走廊

从草桥东路一路向西,车窗外的风景靓丽起来:每百米一组立体花卉,五百米一组花钵,景观带中香花绿植一路相伴。这条年初刚完成道路环境提升的丰台区花乡镇国寺北街,俨然一条悠然的慢生活绿色廊道。

石景山区

时代庐峰南侧路

小窄道变敞亮绿廊

秋高气爽,石景山时代庐峰社区居民爱出来走走了。小区南侧新建成的休闲步道,现在已成老人、孩子休闲小憩的小公园。这条道路是时代庐峰社区南侧的一条背街小巷,东起万商高台停车场西侧,西至时代庐峰13号楼东南门,全长286米。

通州区

熊家胡同

墙上“博物馆”记录小巷春秋

老式收音机、羊拐、粮票、鞋楦儿……一个个古色古香的中式多宝槅整齐地安装在青砖墙上,成了胡同内独特的风景线。通州区中仓街道莲花寺社区从居民家中征集了50多件老物件,在熊家胡同内打造了一处独具特色的墙上“博物馆”,美化街巷,记录小巷春秋。

10条“入围奖”获奖街巷

1、大佛寺东街

2、青龙胡同

3、东椿树

4、弘慈巷

5、烟袋斜街

6、里仁东街

7、柳巷

8、祁家豁子街

9、新宫大街

10、复兴里西路

记者:孙宏阳

监制:王祎

编辑:宋佳音 刘伟利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发布于 2025-10-16 17:13
收藏
1
上一篇:漫步北京,胡同之外,街巷夹道里的深厚文化底蕴 下一篇:南京必买特产清单大揭秘!这10款绝品,送礼自用尽显尊贵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