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一句“天若有情天亦老”,让无数文人墨客竞折腰。这句来自诗鬼李贺的千古奇句,仿佛一道旷世难题,等待后人对出完美的下联。今天,就让我们穿越时空,看看石延年、欧阳修、毛泽东文豪如何接招。
一、惊世之问:李贺的原创绝唱
在揭开对决序幕前,让我们先回到中唐,见证这句诗的诞生。
金铜仙人辞汉歌(节选)
唐·李贺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背景深解】
这首诗借金铜仙人被迁徙的传说,抒发兴亡之悲。当铜人离开故都时,连路边的兰花都为之枯萎,苍天若有感情也会因悲伤而衰老。
这句诗的妙处在于:以极致夸张表达深沉悲痛,将无形的“天”人格化,用“衰老”这个生命现象,赋予天地以人的情感。这种天人合一的意象营造,达到了前无古人的艺术高度。

二、石破天惊:石延年的世纪绝对
时光流转到北宋,一场文人雅集上,这句诗成为了焦点。
对句:月如无恨月长圆
宋·石延年
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恨月长圆。
【对决解析】
这被誉为“千古绝对”的应对,妙在何处?
1. 对仗工巧:“天”对“月”,“有情”对“无恨”,“老”对“圆”,字字精当
2. 意境相融:上联说天因情而老,下联言月因无恨常圆,共同构成完整的宇宙观
3. 哲学升华:将李贺的悲情提升到哲理高度,探讨情感与永恒的关系
据说在场文人无不叹服,这个对句也因此流传千古。
三
、其他精彩对句盘点
除了以上经典,历史上还有许多精彩尝试:
- 天若有情天亦老, 世间原只无情好。-金·元好问《蝶恋花春到桃源人不到》
- 天若有情天亦老,此情说便说不了。-宋·万俟咏《忆秦娥·别情》
- 天若有情天亦老, 可怜孤负月团圞。-明黎瑜娘《闺情集古·其二》
- 天若有情天亦老,且休教少年知道。-元·张弘范《寿阳曲酒可红双颊》
- 天若有情天亦老,目瞬华萎难认。-清末·沈曾植
- 坐来虽近远如天,天若有情天亦老。-清·程颂万

结语:没有终结的对话
从李贺的惊世一问,到石延年的完美应对,“天若有情天亦老”的对决远未结束。每个时代都在赋予它新的内涵,这正是经典永流传的魅力所在。
如果让你来对,你会对出怎样的下联?欢迎在评论区展示你的才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