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号高铁串联31省区市,家乡通途梦圆,你的家乡高铁来了吗?

复兴号高铁串联31省区市,家乡通途梦圆,你的家乡高铁来了吗?"/

是的,中国的高铁网络已经覆盖了全国绝大多数地区,包括31个省级行政区(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复兴号是中国高速铁路的主要车型,也是目前世界上运营速度最高的高铁列车之一。
复兴号动车组系列包括多种车型,如动车组、高速动车组、城际动车组等,它们在不同线路和区域之间提供快速、便捷、舒适的客运服务。复兴号动车组的出现,进一步提升了中国高铁的技术水平和运营效率,为旅客提供了更加优质的高铁出行体验。
因此,无论是大城市还是一些较小的城市,都有可能被高铁网络所覆盖。如果您想了解您家乡是否通高铁,可以查询当地的高铁线路图或者相关官方网站,以获取最新的信息。

相关内容:

6月25日10时30分,一列绿色巨龙般的复兴号列车缓缓驶出拉萨火车站,向林芝市进发。坐在7号车厢的林芝市退休干部平措,是首发车旅客之一。他身着藏族服饰,一路拍摄留影。“复兴号太棒了!沿途风景太美了!”


沿着昔日的茶马古道,拉林铁路的开通结束了藏东南地区不通火车的历史,标志着西藏首条电气化铁路建成。此次复兴号高原内电双源动车组开进西藏,实现了复兴号动车组对31个省(区、市)的全覆盖。


如今,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每天有4000多列高速列车飞奔呼啸、来往穿梭。一个流动的中国,充满了繁荣发展的活力。正如复兴号这个名字的美好寓意,随着高铁线的不断延伸,中国人的日子也越过越美!


《 人民日报 》海外版

2021年08月10日 第11版


打通“大动脉”,见证发展速度


1909年10月,中国人自主设计建设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通车;2019年12月,全球首条时速350公里的智能高铁——京张高铁通车,开世界智能高铁先河。从自主设计修建“零的突破”到世界最先进水平,从时速35公里到350公里,京张线见证了中国铁路的发展,也见证了中国综合国力的飞跃。


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仅有2.2万公里铁路,人均只有“半支香烟”的长度。数量少、布局偏、标准杂、质量差,偌大的西北、西南几乎为空白……那时候,不仅铁路里程少、标准低,且近一半处于瘫痪状态,中国还没有自己造的机车。


7月27日,一列复兴号高铁列车穿过京包客专(北京—包头)乌兰察布市境内的向日葵种植区。夏亮 摄(人民视觉)


而今,高铁已成为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闪亮名片。截至2020年底,中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达3.79万公里,较之2015年末的1.98万公里,相当于在“十三五”期间翻了近一番,稳居世界第一。


“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好风光……”2019年11月26日,日兰高铁日曲段提前一年开通运营,山东临沂境内一次开通5座高铁站。沂蒙老区“四塞之崮、舟车不通、外货不入、土货不出”的局面被彻底改变。


拉林铁路近期建成通车,图为试运行的复兴号列车行驶在西藏山南市境内。 新华社记者 觉果 摄


  “高铁开通,我们出去推荐蒙阴蜜桃等农产品,方便多了,外地客商来我们沂蒙山考察货源也更便捷。”山东临沂蒙阴县野店镇村民牛庆花激动地说。


  “牛庆花”们的故事并不鲜见。近年来,翻越崇山峻岭、穿梭江南水乡、驶过高原冻土、驰骋江河海岛……高铁线一路延伸,“四纵四横”高铁网提前建成,“八纵八横”高铁网加密成型。如今,在100万人口及以上城市中,95%以上有高铁连通。“坐着高铁看中国”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出行日常,祖国的“大动脉”真正被打通。


  每到春日,大批广东人坐着京广高铁,到武汉赏樱;北京上海的白领们,真正实现了“千里京沪一日还”;广深港高铁开通,粤港澳大湾区的交通动脉越来越通畅……


  四通八达的高铁,大大缩短了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带动了沿线物流货运,为当地旅游业、服务业等的发展注入强劲动能。高铁线不仅是经济腾飞的“带动线”,也是向往美好生活的“幸福线”、乡村振兴奔小康的“加速线”。


攻克“不可能”,标记中国智慧


“那一刻,我心潮澎湃,为中国高铁取得的非凡成就感到无比骄傲!”郭锐是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钳工首席技师,负责复兴号动车组的转向架装配。他至今记得,2018年3月5日,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他在人民大会堂代表通道上,向中外媒体讲述复兴号动车组列车从追赶到领跑的故事。


将时间拉回到2016年7月15日11时20分,不到2秒的时间,两列高铁列车以420公里的时速在郑徐高铁上演“极速会车”,创造了高铁列车交会、重联运行速度的世界最高纪录。2017年6月,中国标准动车组被命名为“复兴号”,在京沪高铁上线运营。此后的4年时间里,复兴号相继投用19款车型,速度覆盖时速160公里至350公里不同等级,包括8至18辆多种编组型式,可适应零下40摄氏度高寒地区和海拔5100米高原地区不同运用环境。


关键系统软件均为中国自主研发,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在254项重要标准中,中国标准占84%……复兴号的每一步创新实践,都蕴含着中国铁路人迎难而上、孜孜以求的探索和钻研,将“不可能”变为“可能”。“每个细节都追求完美,仅高铁转向架装配方案就设计了90种,经过上千次反复验证。”郭锐对此深有感触。


7月25日,搭载着旅客的D811次复兴号动车组列车从重庆北站驶出,这是重庆和张家界间首次开行复兴号动车组。 包亮 摄(人民视觉)


在京哈高铁上运营的“高寒版”复兴号,被称为“最抗冻”动车组。其总体主任设计师贾向杰说,能修炼成“抗寒神功”,可是要经过重重关卡。从列车使用的材料、电气元器件到车体、转向架、供风制动等关键系统部件,均进行了耐低温设计,才能在零下40℃的低温环境下以350公里的时速高速奔跑。


最近通车的拉林铁路,90%以上线路超过海拔3000米,全线16次跨越雅鲁藏布江,桥隧比高达75%。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拉林铁路设计总体兼项目经理何娘者说:“拉林铁路从图纸变为现实,雪域高原‘天路纵横’,功劳属于这个伟大时代,属于日益强盛的祖国和辛勤的人民。”


中国工程院院士何华武表示,我国率先成功探索了时速400公里及以上高速铁路系统关键技术参数变化规律,高速动车组技术全面实现自主化、标准化和系列化,极大增强了中国高铁的核心竞争力。


更加“智能化”,体现民生温度


“座椅靠背上增加了USB充电接口,真方便啊!”“卫生间设置了智能照明,人进入后会自动调整灯光亮度,点赞!”“餐车增加了自助售货机,饮料、水果、零食都能自助购买了”……最近,不少旅客发现,复兴号又“上新”了。


6月下旬,伴随全国铁路第三季度列车运行图的实施,复兴号智能动车组扩大至京沪、京广、京哈、徐兰及成渝高铁开行,覆盖京、津、冀、辽、吉、黑、沪等18个省级行政区,辐射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及成渝双城经济圈等地区。


新的智能动车组车身采用“国旗红”“故宫红”“祥龙黄”三色彩带涂装,呈波浪状环绕,形似“祥龙飞舞”。据介绍,全新智能复兴号不仅有好看的“面子”,还有智能的“里子”。


“感知”更敏锐。升级车载安全监测系统,全车设有3300多个监测点,比以前动车组增加700余个,对列车的走行部状态、轴承温度与振动、牵引制动系统、电气电路、烟火安全、客室环境等进行“全息化”监测,为全方位的故障诊断、维修提供支持,保障行车安全。


铁路暑运期间,某“复兴号”班组组织乘务人员进行集中培训,为暑运旅客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包亮 摄(人民视觉)


“大脑”更发达。采用以太网控车技术,传输容量提升100倍,传输速率提高60倍,动车组的数据传输和处理能力大幅提升,列车控制和故障诊断功能更强大。同时,支持5G车地无线通信,车辆状态信息可“全数据”实时传输到地面,提升了远程同步监测、维护能力。


“决策”更精准。升级优化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系统,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动车组关键系统部件故障的自动预警或预测,提高行车安全性,同时指导列车视情开启“维修模式”。


这些年来,从网络购票在线选座、人脸识别进站秒过,到手机预订特色餐食、异地购票全路通退通签,一系列人性化、智能化的服务,让高铁旅客搭上了移动互联的快车。常乘高铁出差的张先生感叹:高铁让我们体验到了更有尊严、更加智慧的出行。


郭锐一家三代都是铁路人,祖辈造蒸汽机车,父辈造绿皮车,到他这一辈造高速动车组。他说:“能亲手参与创造美好的小康生活、亲眼见证祖国迈向交通强国的壮阔征程,我们何其有幸!”

发布于 2025-10-16 00:41
收藏
1
上一篇:马上订阅!震撼登场——“中国铁路”强国号强势上线! 下一篇:“过水门”仪式的古老起源与演变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