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习话」聚焦乐业安居,幸福生活的基石

「每日一习话」聚焦乐业安居,幸福生活的基石"/

「每日一习话」今天分享的是 "「乐业才能安居」"。
"习话释义 (Explanation):"
"乐业 (lè yè):" 喜爱自己的工作或事业,对所从事的事情感到满意和有成就感。 "安居 (ān jū):" 稳定地居住下来,指生活安定、无忧无虑。
这句话的意思是:只有热爱自己的工作,从事业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才能获得真正的、稳定的生活安宁。它强调了"工作/事业"对于个人"生活稳定和幸福感"的基础性作用。
"习话出处 (Origin):"
这句话并非出自某一部特定的经典著作,而是对中国传统智慧“"安身立命"”思想的现代阐释和提炼。它体现了中国文化中“"劳有所得,方能有所安"”的观念。
"习话寓意与应用 (Meaning and Application):"
1. "工作与生活的基石:" 稳定而满意的工作是个人经济独立和社会融入的基础,能为生活提供安全感,减少后顾之忧,从而实现“安居”。 2. "内在驱动力:" 对工作的热爱和投入,能让人克服困难,获得持续的动力,提升工作表现,进而带来更好的生活质量和精神满足感。这种内在的幸福感是外在物质条件所能替代的。 3. "社会稳定:" 从宏观角度看,当大多数人都能“乐业”,找到

相关内容:

lass="xiangguan" id="content">

视频加载中...

习近平:乐业才能安居。房子好了要是没收入,那住不下去的,主要就是靠稳定的一个就业岗位。

这段话出自2020年4月习近平在陕西考察时的讲话。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就业,在这次考察中,他走进搬迁户家里,强调解决好就业问题,才能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逐步能致富。

就业摆脱贫困,乐业才能安居。“十三五”期间,国家在“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的地区,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方式实现了960多万人口脱贫,绝大部分搬迁群众得到了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支持,自主脱贫能力稳步提高。下一步的重点任务是,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确保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

易地扶贫搬迁效果好不好,关键要看群众就业基础牢不牢。“十四五”期间,各级政府要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通过特色种养、扶贫车间、乡村旅游、公益岗位、资产收益分红等多种措施,大力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着力加强安置区产业培育和就业帮扶,为搬迁群众安居乐业提供政策保障。

(本期特约专家:李超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

发布于 2025-10-16 00:28
收藏
1
上一篇:今年以来自然资源领域至少10名前领导干部落马调查,盘点反腐风暴下的行业整顿 下一篇:乐业之道,实现安居乐业的生活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