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深圳闪耀,畅游5大世界之最,体验非凡魅力
这个说法听起来很有趣,也很吸引眼球!不过,要弄清楚深圳在国庆假期“又玩了5个世界第一”,我们需要明确“玩”和“世界第一”的具体含义。
“世界第一”通常指的是在某个领域达到全球顶尖水平或拥有全球最多的实例。而“玩”这个词用在这里比较口语化和形象化,可能指的是:
1. "建设或运营了5个全球领先的项目或设施":例如,世界最大的购物中心、最高的建筑、最快的交通系统、最大的艺术馆、最先进的科技园区等。深圳在基建、科技、商业、文化等方面发展迅速,确实有不少“世界第一”或“全球最大/最先进”的实例。
2. "举办了5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活动":例如,全球规模最大的某项展会、全球顶级的某项赛事、全球最重要的某次会议等。
3. "在某个统计数据上达到了世界第一":例如,国庆假期接待的游客数量、产生的旅游收入、注册的某类企业数量等。
"需要澄清的是:"
"信息来源":这个说法是来自官方发布、权威媒体报道,还是某个自媒体或网络段子?需要有可靠的信息来源。
"“玩”的引申义":这里的“玩”更可能是一种生动说法,强调深圳的活力和创造力,以及在多个领域取得的瞩目成就,而不是字面意思。
"关于深圳的“世界第一”或顶尖成就,一些真实的
相关内容:
国庆长假期间,中国最冷的地方在哪里?不是在中国的北边,而是在中国的南边,而且是很“南”很“南”的地方(南方的南),是哪里呢?我们今天来说一说。
一
说起冷,你自然会往北边想,这说明你是一个正常人。然而,我查了一下,国庆长假期间,中国最北边的城市漠河的最低气温大约在零下5度左右(当然10月8号到了零下10度)。
然而,深圳有一个地方,国庆长假期间的最低气温是零下6度,而且它的最高气温也是零下6度。这么一比,漠河就相形见绌了。
你可能觉得奇怪,长假期间深圳的气温很多时候在30度左右,怎么就变成了零下6度呢?
你说的没错,我说的也没错。因为我说的是深圳前海冰雪世界,这是一个室内滑雪场。——当然中国的室内滑雪场很多,温度大约都是这个温度,那么姑且把他们称之为并列第一吧。
不过深圳的这个滑雪场有点不一样,它9月29日开业,拥有4个世界第一:雪道总长:1569米,世界第一;最大垂直落差:83米,世界第一;单道最长:465米,世界第一;纬度:北纬22度,全球室内滑雪场纬度最低。
不过,不管有多少个世界第一,我们都很清楚这是个玩儿的地方。自然而然地,国庆长假期间有很多人蜂拥而至,预计长假期间这个滑雪场接待“玩”人20万人次——好玩的玩。
这其实是深圳今年国庆长假期间,乃至近几年来,文化旅游产业的一个缩影。
临近国庆长假,深圳还开业了两个与前海冰雪世界齐名的文化旅游地标,分别是:湾区书城(正式名字叫湾区之眼)还有欢乐剧场。这两个地方比前海冰雪世界早三天开业,9月26日开业。
一不小心,湾区书城是全世界最大的实体书城,建筑面积13.1万平方米,又是世界第一。
在湾区书城和前海冰雪世界这两个世界第一面前,欢乐剧场似乎略逊一筹,因为它不是世界第一,它只是全国第一,也有资料说是全亚洲第一。我们按照谦虚使人进步的思路,只说他是全国第一。它是全国最大的户外水上舞台,水舞水域总面积8000平方米,主舞台1600平方米,可容纳8000名观众。
因为前面说了两个世界第一,所以在当下的舆论语境下,深圳欢乐剧场这个全国第一,就变成小儿科了。我真的为中国最大的户外水上舞台——欢乐剧场,鸣不平。但是,没办法,这是深圳。谁让你要落户深圳呢?
深圳的文化旅游,就是这个档次。
二
我想上面这些信息多多少少会让你有些诧异,因为,深圳在人们心中的样子好像不是这样的!
深圳是啥样儿的呢?常规印象是:创业之城,制造业之城,高科技之城,GDP之城。
深圳2024年GDP4,910亿美元,在全世界城市中排名第十。如果把它放在世界193个国家当中去排名,2024年他能排到第33位,在奥地利之后,在挪威之前。
2024年,深圳的制造业增加值是1.39万亿元人民币,折合美元是1952亿美元。如果把它放在世界上193个国家当中去排名,他能排到世界第16位,在沙特之后,在西班牙之前。
深圳是实实在在的制造业之都,2024年,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是37.8%。如果把它放在世界上193个国家当中去排名,他排第1名。在有些资料当中,波多黎各排第一,高于深圳,但波多黎各只是美国的一块海外领地,不是一个国家。
顺便说一句,中国的这个数字是24.87%,排在中国前面的是柬埔寨、爱尔兰和海地,这三个国家都很小,而且非常特殊,其实比起来没有多大实际意义。所以我们自认为中国第一——当然不宜过分宣传。
美国的这个数字是9.98%,全世界排名第81——也带个“一”哈。
深圳不仅是制造业之都,更重要的是先进制造业之都(不过这个帽子是我给深圳加的)。2024年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是42.3%。虽然这里面不全是制造业,但制造业占有极大的比重,比如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是58.2%。
……
说了这么多,深圳给人的印象和感觉是什么?是经济,是制造,通俗地说,是机器。因为在大多数场景下,制造业和我们大众所理解的机器是密切相关的——虽然这样说并不太全面和准确,但大体是这个意思。
三
然而,我们在国庆节假期前后看到的事实是,深圳的文化旅游产业蓬勃发展,动不动就整世界第一,比如国庆节前后就在文化旅游领域整了5个世界第一(前海冰雪世界4个,湾区书城一个)。
如果推而广之,深圳的整个文化产业也是令人惊叹。
2024年深圳规模以上文化企业3754家,营业收入1.29万亿元,占全国总量的9.1%。
——请注意,深圳一个城市,占了全国的大约10%。
中国这么大,他一家就占了接近10%。
从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来看,全世界的平均数大约是5%,中国的数字是4.8%(也就是大体上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但深圳的数字是7.58%,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和中国平均水平。
另外不要忘了,中国唯一一家文化主题的世界级博览会——中国(深圳)文化博览会,从2004年到现在,已经举办了21届。这个博览会可是跟广交会、服贸会、进博会、高交会齐名的中国王牌展会。
这些情况,让我们清晰地认识到,深圳不仅是GDP之城、制造业之城、先进制造业之城,更是文化旅游之城。
四
那么问题来了,深圳为什么要下这么大功夫去整文化旅游?
我想了很多可能的答案。我想到了两个关键词:机器和人。
在经济发展的初期,在经济尚不发达的时候,我们的主要着力点在于机器,要让机器转起来。我觉得这是对制造业和工业化的一种通俗的解读。
深圳改革开放以来的经历,大体上也是先走了这条路。
然而当制造业到达一定程度的时候,我们必须要问:机器转起来是为了什么?为了谁?
毫无疑问都是为了人。
不然,机器飞快地旋转又有什么意义呢?
既然是为了人,我们就需要问一下,人在物质生活之上更高的追求是什么?是:精神。
而精神的载体是什么?是:文化。
所以当机器运转到达一个很高的高度之后,让文化蓬勃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多的精神营养,情绪滋润,就成为必然选择。所以深圳的这个制造业之都,迎来了全球最大的实体书店,全国最大的户外水上舞台,和全球最大的室内滑雪场。
而从世界范围来看,任何一个在全世界有影响力的城市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引力。纽约号称是世界媒体和娱乐中心,伦敦号称是最具文化多样性的城市,东京号称是世界时尚与设计产业之都,巴黎号称是艺术与浪漫之都……
而深圳的定位是什么呢?
“深圳政府在线”网站上,2025年8月8日,深圳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发布的深圳未来规划中这样说:
“2035年,深圳高质量发展成为全国典范,深圳城市经济竞争力世界领先,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创意之都,成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到本世纪中叶,深圳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先进城市之林,成为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越的全球标杆城市。”
归纳一下,简单的说就是:全国、全世界的典范、领先、范例、标杆。
那么,这,缺了文化怎么能行呢?
这正应了那句话:有追求的,都是有文化的。
五
当然,如果单纯这么说,似乎是为了当标杆,才去搞文化。这么听起来,似乎味道就有点不太对了。
事实上,如果真这么说,这个味道也确实不对。
因为我们不能为了标杆而标杆,而是要把标杆当做人类追求的应有之义来追求。
啥意思?未来各个地方都要成为这个样子,这是人类的追求。——不然,要这个标杆干嘛呢?
所以,深圳现在选取的这个方向,就是我们每个人、每个城的方向。
想起这一层,我衷心希望,深圳在多搞点制造业、多搞点先进制造业、多搞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多搞点GDP的基础上,多搞点文化(包括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