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草叫“夏至”,你见过那独特的绿意吗?

有一种草叫“夏至”,你见过那独特的绿意吗?"/

“夏至”这个名字听起来很特别,它既可以指一种植物,也可能被用作一种植物的名称。
1. "作为植物名称:" 我在主流的植物学分类数据库或常见的植物名称中,并没有找到一种被广泛认知和命名的植物叫做“夏至”。 植物的命名通常遵循国际植物命名规则,一般会使用拉丁文或希腊文,或者根据植物的形态、习性、产地、发现者等来命名。中文俗名也很多样。 “夏至”这个名字更像是中文里对某个植物特征(比如在夏至时节开花、生长旺盛,或者形状像某种东西)的描述性称呼,但并没有形成一个标准、通用的学名或俗名。
2. "作为传说或文学意象:" “夏至”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在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学中,夏至常常与特定的意象相关联,比如“夏至草”(传说中在夏至日采摘的草药有奇效)、蝉鸣、阳气最盛等。你提到的“夏至”草,很可能就是指在夏至时节采摘的某种具有特定含义或功效的草,比如传说中能驱邪的“百草”或某种特定的药用植物。这种“夏至草”更像是一个文化概念或传说,而非一个确指的植物物种。
"总结

相关内容:

夏至草的名称,出现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因夏至前后枯死而得名。

资料图:夏至草。图片来源:天津大学北洋环保协会

夏至草也叫小益母草,为唇形科植物,和它同科的植物,有200多属,3500多种,很多都是鼎鼎有名的,比如薄荷、百里香、薰衣草、罗勒、迷迭香等,还有药用的黄芩、荆芥、藿香、丹参、薄荷、紫苏、香蕉、荠芋、夏枯草、益母草等。

夏至草是多年生植物,高度一般为15厘米-35厘米,开小白花,花期在3到5月,到6月夏至,则多已经枯萎而死。

在更早以前的药典中,夏至草有另外一个名字——郁臭草。古书中常常把夏至草和益母草等同,如《救荒本草》中对郁臭草的说明为:“本草茺蔚子是也, 一名益母……色青,茎方,节节开小白花……”

关于益母草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诗经》,《诗经·国风》中有一篇“中谷有蓷”,其中的“蓷”一般认为是益母草。但文中说山谷中的“蓷”,枝干都被晒干了,所以也有人认为它就是夏至草。

“中谷有蓷”被普遍认为是一首弃妇诗,诗中的“遇人不淑”,直到今天,也是指女子遇到品行不好的丈夫。

但很长时间以来,都有人为此辩白,宋代朱熹解释称,这是一首描写灾难景象的诗,诗中的女子并非丈夫无良而被抛弃,而是灾荒中被迫家庭离散。清代姚际恒更近一步,认为诗中的女子不是被丈夫抛弃的,反而像杜诗中跑到邻居家打枣的“无食无儿一妇人”。

夏至草在北大未名湖东岸就有。“草光叶润亦清佳,翠里生香不是花”。此句虽不是直写夏至草,其青绿悠然之态却十分神似。据北京大学官方微博介绍,夏至草常铺陈在东南西北的田边路旁、房前屋后、灌木丛中,喜光喜湿,生命力极强,可自繁,耐瘠薄。

发布于 2025-10-15 15:28
收藏
1
上一篇:二十四节气之夏至,炎炎夏日里的节气密码 下一篇:星空有约丨夏至的“至”,探寻夏至之“至”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