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寺”字的起源与演变,古建筑中的文化密码
“寺” (sì) 是一个常见的汉字,其含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佛教寺庙 (Buddhist Temple):" 这是“寺”最广为人知、最主要的含义。
指供奉佛、菩萨、罗汉,进行佛教仪式、举行法会、修行和讲经说法的场所。
例如:少林寺 (Shaolin Temple)、灵隐寺 (Lingyin Temple)、大昭寺 (Jokhang Temple)。
词组:寺庙 (sìmiào - temple/temple complex)、佛寺 (fó sì - Buddhist temple)。
2. "古代官署 (Ancient Official Office):" 在中国古代,“寺”也是指某些高级官员的办公处所或机构。
例如:太常寺 (Tài Cháng Sì - Ministry of Rites)、光禄寺 (Guāng Lù Sì - Ministry of Ceremonial and Diet)、鸿胪寺 (Hóng Lú Sì -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这些“寺”并非宗教场所,而是国家机构,通常由“卿”级官员掌管。虽然现在这些机构大多已不存在,但“寺”作为官署的名称仍然保留。
3. "某些机构的名称 (Names of Certain Institutions):" 现代汉语中,虽然较少,但仍有少数机构名称沿用“
相关内容:
7月27日,少林寺管理处发布情况通报:少林寺主持释永信涉嫌刑事犯罪,挪用侵占项目资金寺院资产;严重违反佛教戒律,长期与多名女性保持不正当关系并育有私生子。目前正在接受多部门联合调查。有关情况将及时向社会公布。
另,《三国演义》在第一回中有蔡邕上疏称“妇寺干政”之语。
释永信的事儿有多部门调查处理。那么,少林寺的“寺”字和“妇寺干政”的“寺”字是一个意思吗、读音一样吗?
360百科解释如下。
一、拼音sì
名词
1、古代官署的名称。秦以官员任职之所,通称为寺。 例句:《汉书·元帝纪》:"瑰败豲道县城郭官寺及民室屋,压杀人众。"颜师古注:"凡府庭所在皆谓之寺。" 左思《吴都赋》:"列寺七里,侠栋阳路。"刘逵注:"府寺相属,侠道七里也。"李善注引《风俗通》:"今尚书、御史、谒者所止皆曰寺。" 《左传·隐公七年》"发币于公卿。"唐孔颖达疏:"自汉以来,三公所居谓之府,九卿所居谓之寺。" 清·王士禛《香祖笔记》卷十一:"今九卿自大理、太常已下宫署皆名曰寺,沿东汉之旧也。" 例词:大理寺、寺曹、寺署、寺卿
- 佛教庙宇之称。 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六:"汉明帝梦金人,而摩腾、竺法始以白马陀经入中国,明帝处之鸿胪寺。后造白马寺居之,取鸿胪寺之义。隋曰道场,唐曰寺。本朝则大曰寺,次曰院。" 唐·杜牧《江南春绝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例词: 寺宇、寺刹、寺主、寺庵、寺寝
- 指祠堂或其他宗教教徒礼拜、讲经的处所。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汾水》:"水出界休县之绵山,北流迳石洞寺西,即介子推之祠也。" 《宋史·外国传六·高昌》:"复有摩尼寺,波斯僧各持其法。" 《明史·西域传四·天方》:"有礼拜寺,月初生,其王及臣民咸拜天,号呼称扬以为礼。" 例词:礼拜寺、摩尼寺
- 姓。
动词
- "持"的古字,守持。 《两周金文辞大系·邾公牼钟》:"至于万年,分器是寺。"郭沫若考释:"寺,持也,守也。"
- 持"的古字,握持。 《石鼓文》:"秀弓寺射。"
- "持"的古字,支持、扶助。 马王堆汉墓帛书《十六经·成法》:"除民之所害,而寺民之所宜。"
二、拼音shì
名词
"侍"的古字,奄人,内监。古代皇宫内供使令的小臣。 例句:《诗·大雅·瞻卬》:"匪教匪诲,时维妇寺。" 北魏·杨炫之《洛阳伽蓝记·昭仪尼寺》:"太后临朝,阍寺专宠。" 清·顾炎武《日知录·寺》:"三代以上,凡言寺者皆奄竖之名。" 例词; 寺人
由此可见,少林寺的“寺”字读sì,义为佛教庙宇之称。
“妇寺干政”的“寺”字读shì,义为奄人,内监。这正与东汉中后期宦官专权的历史符合。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咱们在读书时,可不能望文生义,得静下心来,细细地研究品读。一旦深入进去,读书就像细品浓茶,回味悠长,越品越喜欢呢。网友们,你们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