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汐汐Lititia
在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汐汐将常常和大家分享,以诗情滋养心灵。
中国古典诗词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杰出的艺术创造和丰富的情感记录,是我们代代承传的文化瑰宝。古典诗词之所以能传承千载、经久不衰,正因为它寄托着中国人的精神追求,承载着中国人的诗情与诗心。
为何要读诗、提倡诗和礼?
南怀瑾大师曾说:“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南怀瑾希望人们有佛心道骨,慈悲无为,有一技傍身,勤行能思,纵观三千年历史,所追求的不过是功名利禄,行走九万里后明白,诗酒田园才是人生美好的归宿。

闻一多曾说:“诗人对诗的贡献是次要问题,重要的是使人精神有所寄托。”

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
令德唱高言,识曲听其真。
齐心同所愿,含意俱未申。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
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
无为守穷贱,轗轲长苦辛。

前半段讲述了宴会及和音乐的美妙,通过宴会音乐,引出了懂得音乐的人,为后面阐述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做了坚实的铺垫。
后半段是对人生的思考:人生一世,有如旅客住店。又像尘土,一忽儿便被疾风吹散。人生短暂的,但漂泊不定,长年累月,浪费光阴,人生的价值又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不要因贫贱而常忧愁失意,不要因不得志而辛苦的煎熬自己,要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不要憋在心里。
这首诗写得很别致。诗人诉说的不过是在宴会上听曲以及对曲意的理解。然而看似简朴,实则却婉曲;看似浅近,实则深远。整个诗就借音乐之美妙,告诉天下有志之士,要勇于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要勇于奋斗。

中国古典诗词之美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音声之美,对应感性的能力;第二是意境之美,对应审美的观念;第三是品格之美,对应道德的境界。读诗读到最后是读人,会引发读者思考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中国古人作诗,是带着身世经历、生活体验,融入自己的理想、志意而写的。千百年后的我们再诵读这些作品,依然能够被感动,这就是中国古典诗词的生命力。

今天的我们依然在诵读流传千载以上的诗词,为的不仅仅是能背会写,更重要的是体会那一颗颗诗心,与古圣先贤生命情感碰撞,进而提升自己的修为,这才是中国古典诗词代有承传的重要意义。
#2023年度创作挑战赛##今日诗歌分享##一起来背古诗词##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本期话题:你与诗歌的故事?欢迎分享!
✎欢迎在下方评论留言
作者:汐汐Lititia,喜欢读诗的姑娘。关注我,我们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