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禽八珍”都是哪些飞禽?古代皇帝的御膳,这些珍禽美味你尝过几种?
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自古就有“山八珍、海八珍、禽八珍”“草八珍”之说。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禽八珍”这一流传数百年的美食。
什么是“禽八珍”?
“禽八珍”最早可追溯到明清时期,四八珍是清代满汉全席中的核心宴席体系,由山八珍、海八珍、禽八珍、草八珍四组各八种珍稀食材构成,涵盖:天上飞的,地下跑的、水里游的、山上长的。“禽八珍”是宫廷御膳和贵族宴席上的八种珍稀禽类食材。

不同历史时期和地区的记载略有差异,但核心的八种珍禽大致相同。它们不仅味道鲜美,更因其稀有性和营养价值而被视为餐桌上的奢侈品。

1. 红燕(金丝燕)
繁殖期以唾液将羽毛、泥土等混合胶结成巢,巢置于海岩中峭壁上,即著名的滋补品——燕窝。是雨燕科金丝燕用唾液筑成的巢。被誉为“东方珍品”,富含唾液酸和蛋白质,具有滋阴润肺的功效。冰糖燕窝是最经典的吃法。

2. 飞龙(榛鸡)
花尾榛鸡,主要产于东北大兴安岭地区,属于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肉质细嫩洁白,味道鲜美异常,素有“天上龙肉”之称。清朝时是"关东第一贡品",常用于炖汤,汤清味醇,是东北名菜“飞龙汤”的主料。

3. 鹌鹑
虽然现在常见,但在古代属于珍稀禽类。古人早就发现它能补脑,卵磷脂含量是鸡蛋的3倍多鹌鹑肉营养价值高,有“动物人参”之誉。烤鹌鹑、鹌鹑汤都是经典做法。

4. 天鹅
古代宫廷珍馐,肉质细腻。古人认为天鹅肉鲜美无比,烤制后更是香气四溢。唐代诗人王维曾在诗中提及:“香饭进胡麻,天鹅炙更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已不再食用,但历史上确实曾是“八珍”之一。

5. 鹧鸪
南方山区常见的野禽,肉质紧实,味道浓郁。宋朝时一对鹧鸪能换一匹绢布,贵族专属美食。“鹧鸪粥”是传统名菜,有化痰止咳的功效。

6. 斑鸠
比鸽子略小,肉质更加细嫩。斑鸠汤、烤斑鸠都是经典菜肴,牛磺酸含量是普通鸟类的2.5倍,有补肾明目的食疗价值。

7. 彩雀(红腹锦鸡)
红腹锦鸡为中国特产鸟类,羽毛艳丽,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被认为是传说中神鸟 “凤凰”的原型。羽毛能做二品文官的官服装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肉特别健康,脂肪含量不到1%,比鸡胸肉还瘦。

8. 红头鹰(赤腹鹰)
红头鹰也被称为鸽子鹰,是隼形目鹰科鹰属的一种小型猛禽,同时也是中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
这些珍馐美馔,不仅选料讲究,烹饪技法更是登峰造极。然而时过境迁,许多禽类如今已成为保护动物,我们再难品尝到这些古代帝王的美食。不过,透过古籍记载,我们仍可想象当年这些珍馐的绝妙风味。
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我们在追求美味的同时,也要尊重自然,保护野生动物,让美食与文化得以永续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