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后,别再硬扛!学学老王这样活,才叫值!
要说我们小区的老王,前两年那叫一个“蔫”!刚退下来那会儿,天天在家唉声叹气,跟丢了魂儿似的。儿子在外地成家立业,不用他操心了;单位那摊子事儿,也彻底甩手了。按说该轻松了,可他反倒更憋屈了,见人就说:“没奔头了,活着有啥意思?” 看着他,真替他急得慌!
可你猜怎么着

就这两年,老王跟换了个人似的!天天乐呵呵的,精神头比上班那会儿还足!小区里遛弯儿、公园里下棋、周末还跟老伴儿报了个老年旅行团,朋友圈晒得那叫一个欢实!我们老哥几个都纳闷,老王这“第二春”是咋来的?后来一聊,人家说了:“五十多了,还端着个啥?前半辈子为爹妈、为老婆孩子、为工作忙活,现在不轮到自己了?该换种活法了!”
老王这话,真是说到咱们这茬七零后心坎里了!年过半百,孩子翅膀硬了飞了,工作也熬到头了,肩上的担子确实轻了不少。这时候再不为自己活,更待何时?老王的经验,咱真得学学:
第一步:先给生活“减减肥”!
老王以前最烦的就是那些“面子社交”。单位退休的、八百年不联系的,动不动就喊吃饭。不去吧,怕人说“摆谱”;去吧,净是些没话找话的场面,坐那儿如坐针毡。现在?老王学精了!不想去的饭局,直接一句“孩子要辅导作业/约了老同学”推得干干净净。那些聊不来、三观不合的“老熟人”,也不硬凑了。他说:“时间金贵着呢,得留给能让我笑出声儿、心里舒坦的人!” 这招儿,真灵!生活立马清爽了一大半。
第二步:赶紧

“养养心”!
空下来的时间干啥?老王可没闲着发霉。他拾起了年轻时的爱好——钓鱼!周末天不亮就扛着鱼竿奔河边,回来哪怕就钓两条小鱼苗,也美滋滋。还迷上了侍弄花花草草,阳台被他整得跟小花园似的。老伴儿喜欢旅游,他就跟着报团,俩人手拉手看山看水,照片拍了一箩筐。实在不想动,就搬个小马扎在楼下晒太阳,眯着眼听收音机,那叫一个“舒坦”!老王常说:“苏轼说的‘此心安处是吾乡’,啥意思?就是心里踏实了,在哪儿都自在!忙活大半辈子,现在就得学会‘闲’下来,让心歇歇。”
第三步:身体是“老本儿”,得当宝贝护着!
这点老王看得最透!以前有点小毛病总爱扛着,觉得“没事儿,挺挺就过去了”。现在?不行!累了就立刻歇,绝不硬撑。头疼脑热赶紧看医生,一年两次体检雷打不动。吃饭按时按点,再也不对付。锻炼也不玩命了,以前还想着跑个步,现在就改成跟老伴儿一起打打太极、晚饭后溜达溜达。他说:“身体好,自己少受罪,孩子们也少操心。这锻炼啊,就像存钱,细水长流,身体早晚给你回报!”
第四步:钱

要花在“刀刃”上,更要花在“乐子”上!
老王两口子以前挺省,总想着给孩子攒。现在想通了:该花就得花!但不是瞎买。他们不买那些贵得离谱、摆着看的玩意儿。钱花哪儿了?体验!报旅行团看大好河山,报老年大学学学书法、唱歌,甚至偶尔下馆子尝尝鲜。老王说:“买件金镯子戴手上,哪有跟老伴儿在漓江竹筏上笑得合不拢嘴的记忆值钱?钱花了,换回开心和回忆,这才叫‘值’!”
第五步:对家人

多“暖”点,少“管”点!
老王对老伴儿那叫一个体贴。知道老伴儿辛苦半辈子,现在主动分担家务,没事儿就拉着手散步、聊天。他说:“老伴儿才是陪你走到最后的人,得好好疼。” 对儿子儿媳?他彻底“放手”了。儿子工作上的事,不瞎指挥;小两口过日子,不瞎掺和。孙子孙女可爱,但老王有原则:“喜欢就逗逗,带不动?不硬带!咱这把老骨头,别把自己累垮了,还给孩子们添麻烦。保持点距离,互相都轻松。”
第六步:心大点,事儿少点,学会“翻篇”!
老王现在看开了。以前谁得罪他、谁占他便宜,他能记好几天。现在?一笑而过!他说:“五十多了,啥恩怨得失,不都是过眼云烟?生那些闲气,不如让自己乐呵乐呵。跟人较真,不如跟自己和解。过去的事儿,该翻篇就翻篇,心里不装那些乱七八糟,人才能活得轻省!”
老王常说,人过五十,就该活得像条小溪水。路上碰到大石头?不硬撞,绕着走就得了!遇到悬崖?那就顺势变成瀑布,哗啦啦往下冲,也是一种风景!别跟自己较劲,别跟生活拧巴。
往后这日子,老王不求活得多么轰轰烈烈、人人羡慕,就图个自在!不求多风光体面,就求个心安!

咱们这些七零后,都该学学老王这股子“通透”劲儿!放下包袱,取悦自己,把剩下的日子,活成自己真正想要的样子——从容点,健康点,痛快点!这才叫没白来世上走一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