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北京零下五度,我穿着前年买的加绒卫衣去便利店,刚出门就后悔——风直接穿透布料,像没穿一样。

刷手机看到李宁和小米搞了个能手机调温的套装,2499元,三档热度,APP一点就暖,瞬间破防。

不是缺衣服,是旧衣服根本打不过现在的天气。

Patagonia把塑料瓶做成冲锋衣,回收料占七成五,暴雨级防水,价格却只要始祖鸟一半。

H&M更离谱,保暖内衣里塞了30%玉米杆纤维,摸上去跟羊绒没差,199元一套,洗完不缩水。

最狠的是北面,整件抓绒能拆成碎片,直接丢进回收箱,连拉链都不浪费。

以前买秋冬装只看厚不厚,现在先看有没有“身份证”。

没有GRS环保标,年轻人直接划走。

天猫预售榜排前面的全是“一衣多穿”:ZARA那条裙子,上班扣上是风衣,下班撕掉下摆变礼服,销量两天破万。

始祖鸟西装更狗,羊毛里织进防水膜,淋成落汤鸡也看不出,1299元起,被程序员抢疯了。

数据说得更直白:能通勤能爬山的两用套装,销量涨了两倍;带加热的搜索量飙了四倍;六成七的人先问“环不环保”,再问价格。

北方同事已经人手一套“三合一”:外壳挡北风,内胆带石墨烯,最里面再套一件Uniqlo的光热背心,把身体散出的红外线抓回来变成热量,零下十度站地铁口也不抖。

我算了笔账:旧穿法,毛衣加羽绒再加暖宝宝,一身快三千,还臃肿得像粽子。

新穿法,199元生物内衣+999元回收冲锋衣,轻一半,钱包没瘪,碳排放还降了。

省下的钱,够给爸妈也买套,他们不用再偷偷开电暖器,省下的电费一年又能回一半血。

衣服已经进化,怕冷的人别再硬扛。

要么让衣服替你升温,要么继续抖到春天——反正冷空气不会心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