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风月同天,携手共盼春暖花开之际
这是一篇以记者手记形式写的关于“风月同天,共待春暖花开”的文章:
"记者手记:风月同天,共待春暖花开"
窗外,寒风依旧凛冽,卷着细碎的雪末,敲打着玻璃窗。街市的喧嚣似乎被这萧瑟的冬日按下了静音键,行人步履匆匆,裹紧了大衣,眼神里藏着对温暖的渴望。作为一名记者,我穿梭在这城市的一角又一角,记录着无数个平凡而坚韧的瞬间,心中却总萦绕着一句充满力量与温情的话语——“风月同天,共待春暖花开”。
“风月同天”,这四个字源自一个古老而动人的传说。传说中,两位僧人因误会而反目,后经观音点化,明白“风月无凭,四恩难报”的道理,最终和好,并共同救助了被困的众人。这不仅仅是一个故事,它蕴含着一种深刻的智慧:无论世间有多少纷扰、隔阂与不易,人与人之间,乃至人与自然之间,都存在着一种共通的情感联结和命运关联。此刻,当我看到街角缩着脖子卖早点的小贩,看到医院里彻夜守护的医护人员,看到社区里互相传递物资的邻里,我仿佛都看到了“风月同天”的写照——在艰难的时刻,人们并非孤立无援
相关内容:
新华社日内瓦2月6日电 记者手记:风月同天,共待春暖花开
新华社记者聂晓阳
最近几天,很多人被日本各界捐赠中国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物资上的一句话深深打动: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短短八个字,文辞雅,意蕴深,表达了共同关切,表达了携手同心。
中国政府和人民有信心、有能力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国际社会的支持,温暖着中国的每一步前行。
疫情是一时的,而合作是长久的。病毒威胁前,国际社会比任何时候都需要理性与团结。
日内瓦一些学校在写给中国学生的信中说,身体状态良好的中国学生不必有任何顾虑,学校不会采取任何歧视性措施。面对那些因为航班临时取消而被迫滞留在瑞士的中国游客,瑞士政府表示将给予他们签证延长。
2月4日,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世界卫生组织举行的电话会议上说,面对疫情,我们只能以全球合作和团结一致的精神战胜它。
“团结!团结!团结!”——“团结”这个词,谭德塞一连强调了三遍。
在他看来,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各国最应该做的事情是加强数据共享,包括流行病学、临床严重程度以及社区研究和调查的结果。
作为最权威的全球卫生治理机构的负责人,谭德塞表示,个别国家“热衷”采取国际旅行和贸易限制措施,不但与《国际卫生条例》精神相抵触,而且与实际面临的全球公共卫生风险不成比例,对公众健康也“几乎没有好处”。
一个值得提及的事实是,在过去几天世卫组织执委会会议上,几乎所有国家代表,在发言中都认为中国政府应对疫情措施果断、有效,认为中国抗击疫情的努力值得赞扬和感谢。
冬去春来,四季转换。“没有一个冬天不能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
让我们共待春暖花开。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