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都江堰是一项极其宏伟且巧妙的古代水利工程,它的工作原理建立在深刻理解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并且巧妙地利用了当地的地理条件。2300年来,它不仅解决了成都平原的水利问题,造就了“天府之国”的富饶景象,更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
"都江堰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工作原理:"
都江堰主要由三个核心部分组成,它们协同工作,实现了防洪、灌溉和供水三大功能:
1. "鱼嘴 (Yúzuǐ - Fish Mouth):"
"位置:" 位于岷江主河道中央,形状像鱼的嘴。
"原理:" 这是都江堰的“灵魂”和“分水枢纽”。它将汹涌的岷江水流天然地分成内江(内江渠)和外江(主河道)两部分。
"分流:" 鱼嘴将约60%的江水引入内江,用于灌溉;其余约40%的水流经外江,作为主要的泄洪通道。
"导流:" 鱼嘴的形状和角度经过精确设计,能有效地引导主流,减轻对河岸的冲击,同时也能在洪水时帮助排洪。
"减冲:" 外江的宽阔水流能起到天然的消能作用,减轻洪水对下游的冲击力。
2. "飞沙堰 (Fēishā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