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磐石传承英烈遗志,以英烈之名命名学校,爱国精神代代相传

吉林磐石传承英烈遗志,以英烈之名命名学校,爱国精神代代相传"/

吉林磐石市以英烈之名命名校名,这一举措体现了当地对革命先烈的深切缅怀和对爱国主义精神的传承与弘扬。通过将学校以英烈的名字命名,不仅能够让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时刻感受到英烈精神的熏陶,更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爱国精神是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之一,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以英烈之名命名校名,可以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到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让学生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能够接受爱国主义精神的洗礼。这种教育方式不仅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更具有现实意义,能够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磐石市,以英烈之名命名的学校将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学生们将在这里学习英烈的英勇事迹,感受英烈的精神风貌,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这种教育方式不仅能够让英烈精神在校园中代代相传,更能够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全社会范围内得到广泛传播和弘扬。
总之,吉林磐石以英烈之名命名校名,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教育举措,它不仅能够让英烈精神在校园中代代相传,更能够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全社会范围内得到广泛传播和弘扬,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相关内容:

中新网吉林5月10日电 (记者 苍雁 石洪宇)每天上午10点钟的课间操,吉林省磐石市红光中学校园内都会响起学生们的歌声,传唱爱国歌曲是这所校园坚持多年的习惯。在课间休息时,很多学生还会走进教学楼旁的英雄纪念馆,学习了解英烈事迹。

这是磐石当地很有名气的“红色学校”。磐石市位于吉林省中南部,是中国的革命老区。1932年,杨靖宇在磐石创建了中共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和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抗联将士在这里留下了英雄足迹。

红光中学党委副书记王忠禄介绍,抗联将领李红光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磐石工农反日义勇军总部参谋、东北抗日联军总指挥部参谋长、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一师师长兼政委,1935年在同日寇的战斗中壮烈牺牲。为了纪念这位英雄,1987年便有了红光中学这一名字。

据悉,红光中学作为朝鲜族中学,始终把爱国情怀贯穿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学校编辑了校本书籍介绍东北抗联,创作的校歌表达的也是爱国主义精神。”王忠禄说,学生们平时练字的字帖,部分也是爱国将领们所做的诗句。

作为朝鲜族学校,歌唱和舞蹈必不可少。学生们说,在五四青年节等特殊节日,爱国歌曲大合唱及舞蹈展现的是抗联战士们无畏的牺牲精神。此外,学生们还会表演红色舞台剧等作品。

为了更好地传承红色文化,磐石市将李红光纪念馆设置到了校园内。“纪念馆现在是红色旅游打卡地,我们每年都会接待几千名海内外游客。”学校介绍,很多华侨会在展馆内参观时认真做笔记,并收藏当地编纂的抗联传记书籍。

13岁的初一学生赵海汝是展馆“兼职”解说员,她不仅熟稔抗联战役中的细节,还对收藏在展馆中的藏品如数家珍,在游客的下,她还会用朝鲜族语言歌唱红色歌曲。“我们通过图片和文字了解到那段历史,父母也告诉我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磐石市计划依托当地红色文化,继续挖掘整理红色历史,打造一座颇具红色情怀的城市。(完)

发布于 2025-10-09 04:58
收藏
1
上一篇:【夜读 · 散文】在岁月长河中做坚定的磐石 下一篇:千城胜景·吉林磐石,红枫如画,秋意渐浓晚霞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