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 · 散文】在岁月长河中做坚定的磐石

【夜读

这是一篇以“做坚定的磐石”为主题的散文,适合夜读:
"做坚定的磐石"
夜,渐浓。城市褪去了白日的喧嚣,万籁俱寂,只剩下窗外偶尔掠过的风声,或是远处隐约的虫鸣。在这样的时刻,人的思绪容易沉淀下来,如同平静的湖面,映照着内心的风景。而“磐石”二字,便常常在这样的静谧中浮现,带着一种沉静的力量,一种亘古不变的姿态。
磐石,是什么?它是山峦的骨骼,是河床的坚守,是风雨侵蚀也难以彻底磨灭的存在。它沉默无言,却以其厚重的身躯,承载着天地的重量;它静默不语,却以其坚实的姿态,抵御着岁月的侵袭。想象一下,在惊涛骇浪中,它岿然不动;在地壳变动时,它稳如泰山。这种“坚定”,不是固执,不是僵化,而是一种源于内心的笃定,一种面对风雨的从容。
人生,何尝不像一场漫长的航行,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波涛汹涌?我们每个人,都渴望成为自己生命航船的“磐石”。这意味着什么?
首先,意味着拥有内心的定力。在信息的洪流中,在众说纷纭的喧嚣里,保持一份清醒的判断,不轻易被外界的声音所裹挟,不因一时的

相关内容:

穿过繁华喧嚣的城市街道,钻进连绵不绝的崇山密林,七拐八绕之后便来到技术二营阵管防卫连。在连队入口处,一块巨石静静矗立,“忠诚守巢”四个大字映入眼帘。到这个地方已经不下数十次,可每次到这巨石旁,总会想起一年前退休的一级军士长宋玉明。

宋玉明是连里的“阵管通”,他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个很普通的“憨憨兵”,逢人就笑、见熟人就调侃,当遇到陌生面孔还会主动上前热情地打招呼。我经常和他耍贫嘴,有一次逗他:你是旅里阵管专业数一数二的人物,机关几次想“捞你”,你都拒绝,莫非你就冲着这山里的补助?

他笑呵呵地说道:“咋了?我就不能有点物质的追求?不过相比对物质的追求,享受精神的快感更让我着迷。”了解老宋的人知道,他在山里待了整整20年,每天与山为伴,与虫蛇为友,但他从不向组织提调整岗位的事。他嘴里经常念叨的一句话是:“这里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待久了也习惯了。我每天把该干的活干好,让组织放心,就不给组织添麻烦了!”

时至今日再次回想他说的这句话,还能感到那份把艰苦生活过成一首诗的淡然。宋玉明入伍之初被安排在农场,日子过得清闲,后来因精通风水电去了偏僻的山旮旯,可他从未把岗位调整、营区偏远当包袱,始终乐观地面对。想到这,一些难忘的事就从记忆中涌现出来。

2017年夏,我遭遇了军旅“滑铁卢”,以3分之差与军校失之交臂,为之奋斗几年的“军官梦”就此远离。一时间,我有些萎靡不振,干什么都提不起劲来。

直到和一位成功考入军校的战友聊天得知,直招士官入伍集训结束后他去了西北的气象场站,从繁华的南国都市来到风吹石头跑的戈壁滩,现实的落差也曾让他一度消沉,退伍的念头时常像蚂蚁一样啃噬着当初从军的理想,所幸他最终坚持下来了。谈及那段经历时他笑着说:“如果因为环境艰苦就放弃,那岂不是变相承认我的理想太过脆弱了呢?”

战友的话让我醒悟。的确,逆境是人生不可避免的,而一些人总能在其中镇定自若,宋玉明如此、那位战友也如此,他们总能及时摆脱负面情绪困扰,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一切,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那之后,我把全部心思投入工作,尽力做好以前一些不愿干、不想干的琐事,渐渐地取得了一些成绩,而我也愈发自信和阳光起来。

古人曾用“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形容一个人内心的强大。对于还处在二十几岁年纪的我们而言,面对逆境时难免会心态失衡,我们需要做的是,专心致志干好每一件事,一点点积累成功的经验,剖析失败的原因,慢慢就会发现,无论是在灿烂阳光下,还是在暴风骤雨中,我们都能保持乐观向上,一蓑烟雨任平生。

作者:欧阳志海

发布于 2025-10-09 04:58
收藏
1
上一篇:吉林磐石,铭记英烈,以英雄之名铸就校园精神传承 下一篇:吉林磐石传承英烈遗志,以英烈之名命名学校,爱国精神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