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来了,日料还能安心享用吗?食品安全再引关注

问题来了,日料还能安心享用吗?食品安全再引关注"/

当然可以吃!日料(日本料理)不仅还能吃,而且在全球范围内依然非常受欢迎,并且持续在发展和创新。
不过,您这个问题可能背后有一些顾虑,比如:
1. "食品安全担忧":特别是考虑到过去几年全球范围内(包括日本)的食品安全事件(如核污染水排放等)。对此,需要关注权威机构(如世界卫生组织WHO、各国食品安全监管机构)的评估和日本方面的通报。总的来说,日本是食品法规非常严格的国家,其食品供应链有严格的管理。消费者在正规渠道购买的、符合标准的日料产品通常是安全的。 2. "个人偏好或潮流变化":也许您只是觉得日料不再那么新潮,或者个人口味有所改变。 3. "信息误导":可能看到了一些关于日料的负面报道或传言。
"总结来说:"
"从食品安全角度看":只要从可靠的渠道购买、符合标准的日料产品,是完全可以放心吃的。全球主流食品安全机构并未对日本整体食品安全发出大规模警告。 "从文化和口味角度看":日料以其精致、多样和独特的风味著称,对很多人来说依然是一种享受。当然,口味是主观的,可能会随着时间或尝试新事物而改变。
所以,如果您只是单纯地问“日料还能不能吃”,答案是肯定的。如果您有具体的担忧(比如关于某类产品或某个地区的日料),可以提供更详细的信息,我们可以进一步探讨

相关内容:

目前,日料消费受到哪些影响?国内水产市场又出现了哪些变化?央视财经记者在北京、上海、深圳多地进行了探访。

北京日料店:食材全球采购

客流量与往日持平

在北京市朝阳区一家全国连锁的日料店,记者8月25日了解到,上座率和往常的工作日相比并没有太大差别,相对持平,大概有8成左右,客人没有减少,同时外卖单量有所增长。

日料店负责人告诉记者,其实早在半年前,他们就做了相应的准备和调整,减少了日本食材的使用。

某日料连锁餐厅创始人邢力介绍,该品牌全国18家餐厅整体的营业状况还是良好的,并没有受到太多影响。食材是全球采购,比如挪威的三文鱼、俄罗斯的牡丹虾、法国的生蚝,而且很多国产的海产也非常好,例如福建的鳗鱼,所以并不依赖日本的食材。

采访中,多家人均消费超过1500元的日料店告诉记者,一些新鲜生鱼食材确实来自日本,今后会考虑从其他国家进货。

上海日料店:

店家表示原材料非来自日本

事实上,在海关总署的进口禁令之前,上海的不少日料店已经纷纷开启了食材替代方案。

记者走访了上海的三家日料店,人均消费都高于250元,店员告诉记者,这两天生意基本没受影响,但是确实有很多消费者会询问原材料产地,他们表示,目前用的原材料并非来自日本。

事实上,从上个月初开始,我国海关总署就要求对日本进口食品保持高度警惕、强化监管。近日,上海金山区市场监管局针对部分商超、餐饮店开展了相关进口食品的突击检查,明确要求相关经营单位不得销售我国海关明令禁止进口的食品。

深圳中高端日料店:国内原材料超八成

广东是我国水产第一大省,也是国内日料门店数量最多的省份,仅深圳市就有2000多家日料店。

在广东深圳的一家日料店,新到货了鲜活的虾夷扇贝和海老虾,负责人表示,这些食材都来自国内产地。

根据日本水产厅2022年的数据,中国是日本最大的水产进口来源地。目前,这些之前出口日本的水产品也第一时间成为国内中高端日料店的首选。

店长告诉记者,之前从日本进口的原材料占到六成以上,不过从7月份开始,他们就开始寻找替代品。目前,除了虾、贝等产品外,一些日料店的鱼生也已经调整为国内产地的。

深圳日本料理店主厨石利柱介绍,(目前所用海产原材料)八九成已经是国内的。金枪鱼是用新西兰的,比目鱼、真鲷鱼、大竹荚都是青岛的,现在价格几乎都上涨了10%到30%。

在华南地区最大的水产综合市场——广州市黄沙水产交易市场,不少摊主表示,近期随着南海开渔,海产品的数量和种类越来越多,市场上已经没有来自日本的货源。

即便目前不少商家表示

用的原材料并非来自日本

但仍有部分消费者依旧心存顾虑选择观望

转自央视财经

来源: 北京交通广播

发布于 2025-10-08 17:27
收藏
1
上一篇:吃日料必知讲究,日料饮食文化深度解析 下一篇:史上最全日料名称指南!霓虹旅游必备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