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搬家?

送啥啊,上次那盆绿萝被吐槽像扫墓。

”
群里一句吐槽,炸出满屏送礼翻车现场:大米长虫、活鱼跳楼、智能音箱连不上WiFi……份子钱越卷越高,心意却越来越薄。
别慌,清单给你压成一句话:老礼儿照走,新花样照塞,预算三百也能让主人半夜发朋友圈夸你“会”。
先说底线。
碗得成双,别拿超市买一赠一的塑料饭碗,去菜市场口那家老瓷器摊,十块钱一对青花小汤碗,老板会帮你用红纸包一圈,比商场礼盒更有“人味”。
大米别扛五十斤,现在人都吃五常稻花香,拎个2斤真空小袋,贴张便签“第一顿饭别叫外卖”,瞬间暖胃。
枕头最偷懒,直接下单酒店同款羽绒软枕,一百出头,对方每天躺下都想起你,值。
年轻人不吃“寓意”这套,他们要“晒”。
京东数据说,去年搬家礼里智能音箱销量涨三成,原因无他:拍视频那一句“小爱同学,放《好日子》”点赞飞快。
挑个二百块的入门款,提前把WiFi密码写张小卡片塞盒里,对方拆到直接泪目。

再卷一点,上淘宝搜“3D打印微缩户型”,把新房平面图发过去,两周后收到一个巴掌大的“毛坯房”,连阳台护栏都复刻,配字“以后吵架,先把你关模型里冷静”,没人舍得扔。
环保组合装是社恐福音。
帆布袋一抖,掉出五样:可降解垃圾袋、空气检测仪、折叠收纳箱、厨房剪刀、番茄种子盲盒。
总价不到三百,却像把“好好生活”四个大字贴人脑门。
重点在种子盲盒,一个月后对方突然发图:小番茄红了,第一个@的就是你,这比“谢谢”带劲多了。
钱怎么包?
别迷信888,现在90后更怕“算不清人情”。
整数500、800最省事,实在想吉利,塞520,对方收得安心。
包装别用亮闪闪纸盒,一线城市67%的人转头就扔,换条帆布袋,印着“装好运气”,下次超市买菜还能用,你俩的名字就这么在日常里反复出现。
时间也别死磕“搬家当天”。

现代人搬完两周还在拆箱,你提前三天顺丰到货,或延后一周提水果上门,都叫“会挑时差”。
电子贺卡先飞:一张动图,箱子自己打开蹦出礼物,对方地铁里就能笑出声,这比敲门那一刻的客套更长久。
最后给句真人教训。
别送加湿器,尤其北方有暖气的家,人家早买了戴森,你这款直接变占地方神器;也别扛小家具,北欧风撞上中式红木,主人只能半夜挂咸鱼。
送礼最顶级的效果,是让对方在日后每一次使用时,都想起你当时怎么轻描淡写一句:“嘿,想着你可能缺这个。
”
留言区说说,你收过最离谱的搬家礼是什么?
我先来:一只印着“招财进宝”的脚垫,掉色,踩两天脚底一片蓝,像踩住整个太平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