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村英勇奋战,前仆后继,谱写抗敌壮丽篇章

长乐村英勇奋战,前仆后继,谱写抗敌壮丽篇章"/

"长乐村:前仆后继挫强敌" 这个短语富有历史感和战斗精神。它似乎在描述一个村庄或群体在面对强大敌人时,展现出的英勇抵抗和不懈精神。
从字面上看:
"长乐村":指一个具体的村庄,可能是事件发生的地点,也可能是代指某个具有这种精神的集体或群体。 "前仆后继":形容斗争的英勇和持续性。前面的倒下了,后面的紧跟上去,形容英勇奋斗,不怕牺牲。 "挫强敌":挫败强大的敌人,体现了战胜困难、维护自身利益或正义的决心和力量。
"可能的含义和背景:"
1. "历史事件":这可能指的是中国历史上某个村庄(如长乐村)或某个地区的民众,在战争、革命或社会动荡时期,为了生存、自由或信仰,联合起来抵抗侵略者或压迫者,并最终取得胜利或保卫了自己。例如,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或土地革命中,许多普通村庄都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 2. "象征意义":它也可能是一个象征性的说法,赞扬某个群体(不一定是具体的村庄)在面对困难和强大的对手时,表现出的不屈不挠、团结一致、英勇无畏的精神。 3. "文学或艺术作品":这可能是某个故事、电影、戏剧或歌曲的标题或核心主题,讲述了一个关于抵抗、牺牲和胜利的故事。

相关内容:

↑《长乐村急袭战斗图》

山西省东南太行山区长乐村,位于武乡县城东南约20公里,村临浊漳河而居,一条大路经此沿河而走,是武乡通往辽县的必经之地。1938年4月,八路军第129师和第115师一部,在此发起急袭作战,一举歼灭日军2200余人,创造了单次作战歼灭日寇最佳战绩。

当时,日军蚁聚3万余人,九路分进,妄图围歼我军于辽县、武乡,八路军总部决定“以一部兵力钳制各路进攻之敌,集中主力相机破其一路”,指挥部队主动出击、灵活阻敌,运动袭扰、消耗疲敌,坚壁清野、空城待敌。日军转战十数日,遍寻我主力不见,仅得空城一座,粮秣不济,人马疲敝,兵士厌战,只得放弃武乡,沿河东循。

战机难得,稍纵即逝。据解放军档案馆馆藏1938年4月17日第129师起草的《长乐村战斗详报》记载:“该敌系百零八师团中野二十五旅团之百十七柏崎联队,并有骑炮工辎重约三千余,向长乐村窜走。我军向之猛追,以七七一团欠一个营为右纵队沿马漠脚进,七七二团、六八九团为左纵队沿巩家脑田庄进,七六九团为后续纵队沿大路进,于十六号拂晓与敌接战于马庄长乐村地段。七七一团由南王家脑西岭村向敌侧击,七七二团由巩家脑田庄赵家庄向南侧击,我六八九团接七七二团右翼马村向东南侧击,当将该敌在邢庄李庄附近截为数段,其人马辎重伤亡毁坏累积沟中。”激战至16日14时许,“由辽县来敌约一个联队,由蟠龙方面增到了,向我左翼与正面猛烈反攻,企图解长乐之危,于是我全线战斗更烈。我六八九团与敌争夺要点,反复冲锋肉搏七八次,终将敌人击退。”

战斗中,官兵舍生忘死、英勇奋战。“我七七二团团长叶成焕同志在主力已经撤收后,仍在前面继续观察敌情变化,期相机消灭该敌,至最后前面只有一个排了尤不愿走,致为流弹所中牺牲了。该团五连政指窦得珍同志开始出击中负伤,但尤鼓励与率领部队冲锋,致负重伤牺牲。”

是役,“缴获步枪约五十支、轻机枪二挺、马十余匹,其他军用品一部,我亦伤亡千人以上……”战后,第129师师长刘伯承给689团团长韩先楚、政委康志强及全体指战员颁发嘉奖令,指出“这次马庄、长乐村战斗中,你们表现出非常英勇顽强,前仆后继,死打硬拼的大无畏的高贵品质,特予以嘉奖”。(张红静)

编辑:李霄飏

发布于 2025-10-05 20:13
收藏
1
上一篇:长乐河畔,诗意画卷,画中游走如梦之旅 下一篇:长乐举行“强国复兴有我——红色基因电力传承”主题团日活动,共筑青春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