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
、重庆正式的别称是“渝”,俞声,本意常为贬义,有泛滥、违背、改变之意,《说文解字》解释为水变污,又解释为水名。
嘉陵江,重庆段古称“渝水”
常见的如矢志不渝,忠贞不渝,便是取改变,违背之意,所以会在渝字前加否定词。老四川省重庆市别称“渝”,故1997年直辖后,“渝”便成了整个重庆直辖市的别称。历史上,别称“渝”的起源,是隋朝时候。公元581年,隋朝建立后,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其中对原有行政区划体制进行的改革,直接影响到重庆,重庆的名称由楚州改为“渝州”,这便是重庆初次与“渝”字结缘。“渝”是“渝水”,即现重庆段“嘉陵江”在隋朝时候的名称。但仅仅26年后,渝州改回了巴郡的称呼。直至618年,唐朝才再次改为渝州,至北宋1102年渝州改为恭州,“渝州”之名才彻底废除。"渝"字代表重庆总计存在约510年。
巴
“巴”是重庆另外一个别称,其在官方文书中的出现频率仅次于“渝”。周代有古国以“巴”为名,从陕西南侧绕经汉水、清江流域的恩施、长江流域的巫山、涪陵等地,后进入现重庆一带。秦灭巴后,从秦朝(前314年)至唐朝(618年),现重庆一带的行政区名,多为巴郡,其范围大体位于现重庆市及四川东部地区,但变化繁复。重庆别称“巴”,便是源于此。
巴国迁徙示意图
雾都
重庆本地有个非常出名的节目#雾都夜话#,重庆电视台文艺类栏目收视率之最,做到真正的家喻户晓。

雾都重庆2017年
全世界被称为雾都的地方颇多,有英国伦敦和爱丁堡、中国重庆、日本东京、美国旧金山、土耳其安卡拉,最出名的确实“伦敦”。重庆位列其中,源于重庆地理环境与气候的结合,重庆主城年平均雾日是104天,云雾山全年雾日更是多达204天。
“火炉”
每到夏天,自嘲生在火炉之中的城市不少,但真正名声在外的火炉,是:重庆、武汉、南京。可能这三座城市是较为闷热,但绝非就是最热之地,那为何偏偏这三地的火炉之名尤其响亮呢?火炉之名,起源于民国时期,民国时,这三地均为民国重镇,文人政客颇多,而掌握话语权的,便是这些人,在这些人的笔下,三地便成了有名的火炉,再加上后来教材之类的书籍的记载与宣扬,重庆的火炉之名,一代一代的传承了下来。山城
山城啤酒、山城香烟,相信重庆人都对此记忆深刻,以别称作为品牌名,确实是重庆一大做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