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武术,源远流长的武林瑰宝

峨眉武术,源远流长的武林瑰宝"/

确实如此,峨眉武术(或称峨眉派武术)是中国传统武术中一支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独具特色的流派。它的“源远流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悠久的历史渊源": "与佛教文化紧密相连":峨眉武术起源于四川峨眉山,而峨眉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相传,自唐代(甚至更早)起,就有僧侣在修行之余,结合佛教的禅定、气功以及劳动经验,创编出一套强身健体、防护自身的武术方法。许多招式名称和理念都蕴含着佛教文化色彩,如“罗汉拳”、“七星剑”等。 "民间武艺的融合":峨眉武术也吸收了当地民间武术的精华,并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发展和演变。据记载,宋代名将岳飞也曾将部分武艺传入峨眉,对当地武术发展有所影响。
2. "丰富的内容体系": "拳术多样":包括长拳、短拳、南拳等多种类型,如著名的“峨眉七星拳”、“峨眉八法”、“螳螂拳”、“黑虎拳”等,各具特色。 "器械精妙":峨眉武术的器械种类繁多,长、短、软、硬皆备,尤以“峨眉刺”、“峨眉剑”、“峨眉枪”

相关内容:

作者:杨鲜

中华武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源于先秦时期,历经秦汉至隋唐五代的发展,到了两宋时期,开始出现套路;至明清时期演变成以套路、流派、内功为标志,融技击、健身及表演为一体的民间武术体系。明清以降,中华武术渐趋成熟,不断发展,发展到今天,不仅武术名家辈出,而且涌现出了大量拳种和武术流派。当代中国,峨眉武术与少林、武当并称为中华武术的三大流派,以灵巧迅猛著称,在西南地区得以独占鳌头。明朝嘉靖年间,文武双全的名臣唐顺之,在观看了一场峨眉道人的武术表演后,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忽然竖发一顿足,崖石迸裂惊砂走。去来星女掷灵梭,夭矫天魔翻翠袖。”曾让四百多年前的古人发出惊叹的峨眉武术文化,也吸引了海内外武术史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并成为武术史研究的热点之一。峨眉武术史研究学者吴保占的专著《峨眉武术文化挖掘与整理研究》一书,以峨眉武术萌生与发展为始点,以早年提出的峨眉武术三大发源地的拳种为基点,以传承、保护、推广、普及峨眉武术文化为落脚点,完整地呈现了峨眉武术文化数百年的发展进程。

《峨眉武术文化挖掘与整理研究》 吴保占著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20年6月出版

该书作者认为,区域特色鲜明的峨眉武术,是多元文化的汇聚、交流和碰撞的结果。在书中,作者考证了峨眉武术的萌芽和发展问题,在对巴蜀先民崇尚武力的民俗和巴蜀腹地宗教中的巫风武影进行了论证的基础上,指出这样的民俗和原始宗教与峨眉武术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作者关注到了巴蜀地区历朝历代移民的情况,并阐释了移民对巴蜀文化形态形成的重要影响,并进一步论证了巴蜀移民文化对峨眉武术发展的具体影响。

峨眉武术文化有三个源起,分别是内江资中、峨眉山和川西;发祥于三地的拳种流派分别为:盘破门、本土拳种和黄林派。基于此,该书系统地梳理了拳种起源的民间传说,并以此勾勒了峨眉武术拳种的传承谱系。为做好峨眉武术文化的保存与传承,文化博物馆的建设或应有所推进。本书作者解读了峨眉武术文化的展示路径,书中详细地介绍了“峨眉武术舞台剧”的题材选择和舞台运用的可能性。

峨眉武术,源远流长。《峨眉武术文化挖掘与整理研究》一书的出版,填补了峨眉武术资料库空缺,为弘扬峨眉武术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杨鲜)

来源: 天津日报

发布于 2025-10-04 20:27
收藏
1
上一篇:美哉峨眉金顶,绝世风光一览无余 下一篇:每日一景 | 翠染峨眉,探寻四川名山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