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子蟹又涨价,吃口蟹黄像在给台风交保护费。

”

8月25日舟山开渔,码头批发价直接飙到240元/公斤,比去年贵两成;同一时间,山东渤海湾半斤以上公蟹却多得堆成山,电商“蟹卡”提前锁货,中秋能不能吃到平价蟹,全看有没有提前下单。

涨价别光骂中间商,台风“鸳鸯”把东海蟹笼掀翻,减产是明牌。

可另一边,大连养殖户把深水网箱换成“智能升降”款,台风来了沉下去,走了升上来,产量反增三成。

同样的海,不同的命,钱包只会用价格说话。

皮皮虾跟着蹭热度。

青岛夜市今年不卖椒盐,改卖“生腌”,活虾泡白酒酱油蒜瓣四小时,抖音播放量两亿,看着鲜,其实赌命。

想要寄生虫少,得认准“深海捕”标签,可路边摊谁给你看捕捞证?

孕妇小孩嘴馋也得忍,真出事儿医院可不报销。

鲅鱼最争气。

大连工厂把鱼肉拆骨切块,28克蛋白质一袋,香辣味,开袋即食,露营党当能量棒啃。

天猫9月销量翻1.7倍,传统鲅鱼饺子直接出预制版,煮五分钟上桌,妈妈再也不用担心和面发面。

带鱼也卷技术。

浙江新装的LED集鱼灯像海底夜店,把鱼群诱得整整齐齐,平均身长多5厘米,银脂完整,卖相高级。

京东直接上零下60度速冻,细胞膜完整率飙四成,切段煎不碎,做寿司都不心虚。
生蚝直接开挂。
乳山“三倍体”个头大一半,全年肥,198元十二只的礼盒,盒马上午补货下午空。
蒜蓉烤已经落伍,现在流行刺身拼盘,蘸山葵酱油,一口一个“牛奶海”。
想省钱,盯天气比盯市价更管用。
台风路径一偏,东海蟹价就跳水;渤海若再降温,山东蟹也可能一夜抬价。
上海广州已开通“凌晨捕捞午市上架”航班,扫码溯源,谁先抢到谁吃现货。
懒得抢,就提前囤蟹卡、买速冻、啃即食鲅鱼,风味打折,至少钱包不流血。
——“台风年年有,蟹价年年飙,提前下单才是普通人吃海鲜的最大体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