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丁翊龙
燕赵古今多悲歌感慨之士。——题记
当真正与历史交融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深切感受那份沧桑,那份厚重,那份沉醉。
清晨起了个大早,很久没有在太阳出来之前就能站在天空下了,也是应了朋友之邀一起去参观古城墙,难得都有这份雅兴和兴致,一起徒步向古城墙的方向走去,一路上我在幻想自己心目中城墙应有的样子和气概,条石青砖?烽火炮台?绵延不绝?当真正站在古城墙脚下的时候,一切美好的幻想都消失了,但顿时油然出的感慨更震撼我的心灵,更激发我的感慨,更触动我的慨叹。
在杂草丛生的陡坡上找到一条曲径蜿蜿蜒蜒地走上了城墙,清风徐来,满目的沧夷,满目的凄凉,看不到当年城墙的气势滂沱,巍峨陡峭,充蚀在眼中的只有断壁残垣、蒿草丛生。也许这种氛围营造的感觉正是我想追求的,正是我一直向往的梦境。信步在城墙上走着,这一条1700多年前的古墙曾经保护了一方子民,安定了一方水土,造福了一方百姓,而今,在历史的摧残下也只能剩以一堆堆的泥土,有谁还会在乎当年曾经哪支军队浩浩荡荡地朝这进发,有谁会记得曾经哪场战役轰轰烈烈地在这厮杀,甚至又有谁还会再踏上这条已经风烛残年的屏障。一切都过去了,一切也都化作了历史的尘埃。听朋友说曾经这里是有条石青砖的,只是被后人破坏,恣意拿回家盖房子了,悲伤之余只能感慨现代人的轻浮。
拨开杂草,偶尔还能发现一砖半瓦,青黑的砖块依然承载这它曾经的辉煌,俯身捡起,拿在手里感觉它的分量那么沉重,经历了一千多年的风雨洗礼,它依然坚守在自己的城墙上,如果它有思想能说话,我想我能和它聊很久很久,历史的沧桑巨变,世事的物是人非,英雄的悲欢离合,爱情的厮守无奈。。。。走到城墙上的一处高地,我问朋友那是不是当年的烽火台,朋友说应该不是,我神往的朝它走去,朋友说很危险,我没有听劝,我想它不会伤害我这个慕名前来的瞻仰者,蹲在依稀可见的泥砖前,伸手去触摸已经斑斑驳驳的墙体,在雨水的冲刷下已经看不清楚当年的棱棱角角,只是很模糊的能辨别是人工砌筑的建筑。用手掰了下泥块,簌簌噗噗的掉下很多尘土,很荣幸在墙体里我找到了一片陶片,我想这应该是当年工人建筑时不慎打坏的器皿,直接就混合在了泥土了砌进了这座能留存至今的建筑,让我这个1700年后的朝圣者捡到了吧,这也不禁让我想起了当年如火如荼的建造场景,这穿越了千年的幻想,跨越了千年的呼喊,不知道他们能不能听到。
走着走着,下起了小雨,很淅沥地雨,这真是天街小雨,这样的古道是跨越了千年的天街,这样的小雨是穿越了千年的呼应,这样的景致是完美的,我想这也是天公作美,天作之合,在这样的雨里谁也不会打伞的,因为这是一场洗礼,一场来自天街的雨的洗礼,也许是他们听到了我们的呐喊。
离开的时候,很恋恋不舍,回头,它依然伫立在那,它是一种象征,至于象征了什么,只有我们能够明白。

壹点号丁翊龙的世界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