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水城区营盘乡高峰村紧扣乡村振兴主线,围绕乡风文明建设工作重点,创新乡村治理新模式,推动农旅融合发展,将乡村“文明指数”转化为“幸福指数”,不断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

村民家改造后宽敞整洁的柴棚及圈舍。何梅 摄
走进高峰村渡船寨组,一幅幅生动的乡村美景映入眼帘,错落有致的民居与平整宽阔的乡间小道相映成趣,农家庭院绿意盎然,生机勃勃。每一个细节都透露着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共同绘制出一幅幅诗意盎然的田园生活图景。
村民杜国粉正在自家院子里开展卫生大扫除,在认真打扫之余,她还不时拿出手机拍照进行记录。“村里的积分评比兑换即将开始了,所以要把环境卫生整好,我要拍照记录作为评比依据,这样能拿更高的积分。”杜国粉告诉记者,她打算靠积分兑换洗洁精、盆架等日常用品。

高峰村积分兑换超市内的生活用品。周仁富 摄
杜国粉口中的积分,正是高峰村创新实行“乡风文明诚信积分治理”新模式。近年来,高峰村将涉及乡村治理的环境卫生保洁、垃圾分类回收、道德行为规范、陈规陋习整治等方面纳入村规民约诚信积分管理内容,对良好的行为给予加分,对不良行为进行扣分,以户为单位按季度开展积分管理,集中采购日常生产生活用品,建立“诚信积分兑换超市”,农户所得积分可到“超市”兑换日常生活用品。
“以积分制的方式积极引导我们老百姓搞好环境卫生整治,垃圾分类回收,让生态绿起来、环境靓起来,让我们老百姓形成一种良好的风俗习惯,进一步发挥诚信小积分推动乡村治理大作用。”村干部顾冬燕介绍。

村民进行改造施工。何梅 摄
“小积分”之外,高峰村还积极推动“片管委”治理新模式。高峰村从原来的村民小组长、致富带头人、退役军人等群众公认度高、品行端正、作风正派的优秀村民中推选产生“片管委”的委员,增强基层治理力量。
“高峰村少数民族较多,所以我们根据地理位置、生活习惯等因素,划分出5个片区,成立片区管理委员会,广聚群贤激活自治细胞,协商议事推动问题化解,有效提升乡村治理效能。”村干部谢兴学说。

营盘桃花林航拍。杨浩 摄
与此同时,高峰村还大力推动特色产业发展,依托秀美的自然风光,深度挖掘传统彝族文化资源,把精品水果销售与3A级景区水城区江畔桃花源相结合,打好“生态”和“民族”两张牌。如今,全村共种植脆桃2300亩,村里每年还举办桃花节、盘桃节和短视频大赛,树立脆桃品牌,拓宽脆桃等精品水果销售渠道,让鲜果产得出、卖得好,持续写好桃文章,讲好桃故事,做好桃产业。

桃农正在分拣刚摘下来的脆桃。朱芸 摄
顾冬燕介绍:“目前,我们村里已举办桃花节9次、盘桃节5次、短视频大赛1次,吸引乡内外3万余人次参加。种植甘蔗380亩,产业充分带动了当地群众增收。”

村民自觉清扫乡间串户路上的垃圾。何梅 摄
2018年11月,高峰村被命名为贵州省第四批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2019年12月,被纳入第一批贵州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2020年8月,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2023年11月,入选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利用高峰村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交通条件,积极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在旅游发展中促销我们的农产品,让老百姓的腰包鼓起来,努力把高峰村发展成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文明村寨。”顾冬燕表示。
不弃微末,久久为功,树立文明标杆,带动良好风尚。高峰人用心躬耕,发展产业,打造房田屋舍俨然、优美宜居的世外林间人家。家风和睦、乡风文明,这里山山水水都是故事。(姜宁)
(来源:水城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