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诗意盎然,田禾朗诵黄鹤楼与山路

草堂诗意盎然,田禾朗诵黄鹤楼与山路"/

这是一个关于朗诵田禾《黄鹤楼》和《山路》的设想方案,旨在通过“草堂读诗”这个形式,营造一种古朴、宁静、富有诗意的氛围。
---
"草堂读诗|朗诵:田禾《黄鹤楼》《山路》"
"活动主题:" 峭拔与蜿蜒——田禾诗歌中的时空漫步
"核心理念:" 以声为引,带领听众穿越田禾诗歌所构建的意象空间,感受《黄鹤楼》的苍茫历史与《山路》的坚韧探索,在声音的起伏中体味诗歌的韵味与力量。
"场地布置(草堂意境):"
1. "背景:" 搭建一个仿古的茅草或木结构小屋模型作为背景板,或使用真实的草堂环境(如有)。墙上可悬挂“草堂读诗”的书法条幅。 2. "灯光:" 采用柔和、温暖的黄色或暖白色灯光,营造宁静、专注的氛围。可配合诗歌内容稍作变化,如朗诵《黄鹤楼》时灯光可更显开阔、高远;朗诵《山路》时可稍显坚毅、明亮。 3. "道具:" 可放置一卷古籍、几本摊开的诗集、一盏茶具或简单的竹制器具,增添文化气息。 4. "坐席:" 以蒲团或简单的

相关内容:

黄鹤楼

黄鹤楼耸立在蛇山之巅

于白云苍茫的水天浮起

像一只扑腾着翅膀的黄鹤

做一个凌空欲飞的姿势

它是一座楼的身体

但有一只鹤的心脏

有一颗诗歌的灵魂

呼吸着一条大江

用翅膀小心地护着一座城市

登楼,骑鹤直上,脚底

生风,楼顶上停着白云

楼一层一层地上升

太阳照矮了苍穹

风的梳子梳着流水

编钟在第三层敲响

历史在这里留下了回声

登楼,我索性留一层不登

我始终坚信,总有最上一层

人永远不可攀登

诗歌就是生活,欢迎来到由封面新闻、成都广播电视台听堂FM与《草堂》诗刊联合推出的 “草堂读诗”,我是读诗人涓子。刚刚听到的诗歌《黄鹤楼》出自诗人田禾的组诗《长江每天从我身边流过》。60后诗人田禾,湖北人。国家一级作家,湖北作协第六届主席团副主席。已出版《喊故乡》《野葵花》《乡野》《窗外的鸟鸣》《田禾诗选》等中文诗集15部,出版外文诗集9部,散文集《红叶的私语》、诗歌评论集《有关读诗和写诗》。诗歌被选入近400种中外重要诗歌选本和6种大学语文教材。曾获第四届鲁迅文学奖在内的多个文学、诗歌奖项。

田禾的诗其实是日常生活经验下的乡土叙事,是他对曾经的乡村生活经验和目前的城市生活经验的一种传达。同时,从中折射出了传统乡村文化与现代城市文化的底蕴,体现出了生命的本质和对个体命运的人性反思。我们再来听听这首《山路》:

山 路

泥土和沙石铺就的山间小路

一头通往对面的山顶

一头连着村庄和池塘

山路弯着走,小溪竖着流

溪水从高高的岩壁上流下来

形成诗人最喜欢的瀑布

风吹着草木也吹着砍柴人

砍柴人的刀斧闪着冷光

拦在路上的荆棘,他会砍掉

也把山路越削越陡

让一条路在悬崖上挂着

自己又在这条路上走一生

或比一生多一秒

有时山路是一条末路

很多人从这里走出去再没走回来

村民死后都从这里抬出去

葬在更高的山顶

靠着峭壁,贴着白云

一朵花像提着一只灯盏

照着他的前生和来世

田禾认为,诗人不能浮在表面上下功夫,要沉入内心的痛感和时代的真实,诗应该是一种提取精神的淬火与熔炼。而对于永恒的乡土精神的坚守,也是自己最后的诗歌的宿命和使命,他要写出乡土的灵魂和骨头。

诗歌就是生活,“草堂读诗”,有温度、有质感。今天读诗就到这里,感谢关注,我们下期再见。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发布于 2025-10-03 17:12
收藏
1
上一篇:山路十八弯,探寻蜿蜒曲折的自然奇观之旅 下一篇:山路通畅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